Java教程

社会中的自我

本文主要是介绍社会中的自我,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焦点和错觉

  • 焦点效应

    人们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高估别人对我们自己的关注程度。

  • 透明度错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很开心时,我们的脸上就会清楚的表现出这种快乐,我们认为别人会注意到我们快乐。但是并不是这样。

自我的概念

自己认为的自我

  1. 自我图式——构成自己我的要素和自我的信念(这个概念有点模糊)
  2. 可能的自我——希望自己未来会怎么样

社会中认识的自我

基因在性格和自我概念上有重大的影响,但是环境因素也起到很大的影响。

  1. 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我的理解是,例如现在我们是学生,社会上多数观念是学生只要好好学习,不要为生存资料担心也就是说不需要学生去打工。这样当我们学生当久了,就自然而然的认为如此。

  2. 与他人做比较

    和他人做比较可以很直接的认识到自己的状况,例如生活质量,外观,受教育程度等等。

  3. 他人的评价

    他人的评价也是如此。有时候我并不了解自己。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不过别人的评价也只能作为参考。要想真的认识自己还得从多方面去考虑。

    因为我们很容易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导致自我膨———其实自己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好。不过当遇到批评的时候也不要妄自菲薄———其实自己也没那么差。

  4. 文化

    • 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忍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

      个人主义会把注意力放在焦点目标上

      高兴伴随着解脱情绪——效能,出众,骄傲。

    • 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主要是以集体的利益出发。即使做出的选择会对自己的利益有损也依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集体主义(相互依存)环境下的人思维更具有整体性,从人际关系和环境的角度去思考人和物。

      高兴伴随着积极的社会交往——亲密,友好,尊重。

    总的来说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环境下的人们对各种事和人的思考方式都不太一样。如果两种环境下的人们交流起来要求同存异。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主义环境中也会慢慢的诞生个人主义者。

自我认识

解释我们的行为

有时当我们被问你为什么去做一件事时,我们会给出一个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回答。但,当原因有点微妙时,我们给的答案常常出现错误

对于这个原因我的猜想是,人们回答问题时会去判断这个去做这是的理由是否会给自己的利益带来损失即一些没法与他人分享。所以我们会对一些原因避而不谈并且夸大其他原因,因此答案会错误。

预测我们的行为

人们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例如存钱,一项任务完成的时间,和一段恋情可持续的时间。还是那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旁人预测的结果比自己更加准确。

我想着主要的原因,主要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人们做出计划前总是高估自己的自制力和执行力还有就是任务中遇到到问题的困难度。要想准确预测可以去问问身边的朋友或者去参考以往的经验。

预测我们的感受

人们很难预测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这个我还是举一些例子吧!
    1. 例如当我们忍受一段时间的饥饿时,我们去饭店时就会点一大桌远远超过自己食量的菜————这就是高估未来的情绪强度的结果。
    2. 当我们获得了一个心心念念很久的物品或者感情时,我们总是很开心,并且认为以后都会这么开心,例如我之前买了sony 1000xm3,买了switch我认为以后都会沉迷于其中。其实并没有把玩了一段时间后就吃灰了————这就是高估未来情绪的持续时间。

也很容易低估自己的情绪免疫系统的力量——即自我恢复力。

自我分析的智慧和错觉

自尊

自尊————我们对自己的自我的全面评价(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人有一些特别的方面会对自己的自尊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外表,智商等

要表扬一个人或者赞誉一个人,最好指出具体方面。真实具体的反馈是最好的。因为具体的自我知觉确实有影响,一旦人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做的好就会激励自己去做的更好。

自尊的动机

有一个事实,自尊比享乐比你想的还重要。人会极力的去维持自己的自尊。

维持自尊的目的和动机

  • 观点一:有利于当我们被拒绝时,自尊会让我们更敏锐地察觉别人对我们的期望。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
  • 观点二:因为人无法不去面对死亡,所以人为了感受生命的价值必须去迎合社会标准去坚持追求自尊。

自尊的威胁会发生在任何个体间,例如陌生人,朋友,家人等,不同程度的自尊会对自尊威胁做出不同的反映。

  • 高自尊的人受到威胁时,会去责怪别人或者下次更努力。
  • 低自尊会更容易自责和放弃。

自尊的阴暗面

  • 低自尊会遇到各种困难。例如:挣钱少,抑郁啥的。但是这些问题有可能并不是因为低自尊引起的,有可能此人儿童时期的遭遇才是罪魁祸首。
  • 高自尊勇勇很多的优势:主动,乐观。但是极端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一样拥有高自尊。

自恋

首先自恋可能并不是个人问题, 它也可以是整个群体。

自恋分数高的人会具有攻击性。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会进行反击。高自尊和高自恋的人最具攻击性。

还有一个事实————即那些自大(我认为自大应该指的是高自恋者)的人他们并不是为了掩饰他们内在的不安全感,而是因为他们真的认为自己非常的好。

自恋人数也在增加——我想这个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结果把。书上说自恋与物质主义相关。

低自尊和安全型自尊

安全型自尊的人——因为自我内在特质感觉良好的人。

自尊建立在外在的(例如外表)依赖外部因素的人与自尊建立在内在的(个人美德)自我价值感跟脆弱。会经历跟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问题。

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些,多注意开发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会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知觉到自我控制的意义

行动中认识自己

自我能量

自我控制时大脑也会消耗血糖,像肌肉运动一样,使用过后都会虚弱,也会随着练习增强。

在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时,想象自己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比想着自己失败的人更容易成功。所以多想一些积极的可能性。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高的人生活会变地更加积极,这有点像自尊。但是两个并不相同。

  • 自尊————你真心的喜欢你自己。
  • 自我效能————我有能力去做一件事情。

控制点

控制点就是判断你自己是生活的主宰,还是生活是你的主宰。

  • 内部控制点——你认为你自己就是生活的主宰,你的命运由自己控制。
  • 外部控制点——你认为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你的命运。

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

  • 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在人在一个环境压抑久了,就会丧失斗志,会变地顺从,死气沉沉。
  • 自我决定在某些地方给人们决定的权力,让他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可以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过多选择的代价

过多选择(可反悔的选择)权力并不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因为一旦可以反悔,人一旦对现在选择的结果失望就会想着那时候要是选择另外一个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可是当你反悔后选择另外一个时,你依然会想着反悔选择另外一个。

自我服务偏差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人们更倾向于对自身有利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

对积极和消极的解释

这个解释好像由分为不同文化(个体和集体)间的区别。

当人们获得某件事的成功呢时,他们会将这件事的成功原因归结于自己生的努力或者才能。但当失败时,他会把原因归结去给其他————这是自我服务归因现象

有个有意思的是, 我们的偏见会让自己无视别人的偏见。
人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客观的。别人都是错的。(这个我有例子,得再想想)。

我们所有人是否都高于平均水平

在小组任务,或者家庭公共事务的任务分配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贡献了比他人更多。

我认为的原因是:人们只关注自己本身,很少去关注他人做了些什么。(之前还为这个责备自己冷漠,只关注自己,看来这是个社会普遍现象了哈哈哈)

这个还有一个好玩的。就是书中的一个例子:当人们在参加比赛时,遇到一个不会的问题,他们会把结果悲观化,不会去考虑别人会不会。我觉得这个也是自我服务偏差的一个偏见现象。

我举个自己生活的例子。以前高三复习模拟考试,我感觉自己写的卷子很难,就我一个人不会,其他人都会。觉得自己要掉排名了,QAQ,结果不然,我还前进了几名。哈哈哈

人对自我评估打的超过平均水平并不是自我服务偏差影响的结果而是人们真的相信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盲目乐观

大部分人对事物的看法乐观大于悲观。人们总相信未来会越变越好(我认为这是并不是世界所有人都有的态度。我认为这个态度更普遍存在于和平的安全的国家,但是处于战乱的国家人们就不会有如此态度了吧。)

书上举了许多例子我总结下:

人们相信好事都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坏事于自己无缘。

乐观主义确实比悲观主义更能促进生活的幸福感,增强自我效能。但一旦坏事来临盲目乐观的人也更加的脆弱。

防御性悲观主义(居安思危)

对未来事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对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都有足够的准备。就是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例如应对期末考试,即使自己整个学期都有认真学习这门科目,但是因为不知道考试卷的具体难易程度,导致我们不得不进行复习。

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

这个现象有点好玩 哈哈哈

  • 普遍性(观点方面)

    我们会过分的认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和立场的观点和立场相似。(我们看到的并非世界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人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亲近交往。

      书里还有一句是这么写的
    
      大部分人通常持有大众的观点,所以当人们假设自己处于大众中时,自己时正确的。
    
      这句话有太多现象可以举例了。我却举不出一二个来。
    
  • 独特性(能力方面)

    就是在爱好方面喜欢与众不同,因为这件事做的人多了逼格就没有那么高了。

自我服务偏差的解释

导致自我服务偏差存在多种动机。例如寻求自我认识,渴望评定自我能力(打扫家务的责任划分),寻求自我证实,渴望验证我们的自我概念,寻求自我确认(希望能提升自我形象),还有就是自尊。

对自尊和自我服务偏差的反思

高自尊会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自我服务偏差也是如此,不过当自我服务偏差的个体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时会产生自卑感

既然都提到自卑感了,我还是说一下吧。人们往往会把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归为一类。其实不然。在个体心理学里,自卑感我认为往往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人们会因为自卑感的存在使自己变的更加的完善。而自卑情结不然,自卑情结是一个消极的状态,人们会自我否定,具体的状态我突然也没法说明QAQ。
  • 适应

    自我服务偏差可以让人免受抑郁的伤害,缓解焦虑,对自己的情绪有较强的复原力。

    在自己处于焦虑或者抑郁的适合,去充分的认为自己比真实中的自我更聪明,更强大,更成功,对自己是一个很有利的策略。

  • 不良适应

    但是自我服务偏差也会导致,我们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是出了事情,我们都认为这事于自我无关)人们越来越逃避自己应该负有的责任。

虚伪的谦虚是再假装渺小,真正的谦虚会意识到自己这正站在伟大的事业面前

自我表露

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先说我自己理解:例如:有部分人(我觉得是比较腼腆的人)当他们有想接触他们喜欢的人的想法是,他们会想如果他/她不喜欢自己怎么办,由于内心脆弱所以一直不敢踏出一步。总的来说是是这样的:因为这事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较大的把握时,他们会选择最安全的选项(即不踏出那一步,确保自己内心的安全)即自我保护。

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

书上是这样说的:人们会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但这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想再补充一点内容,我觉得这与这一小节有联系。
内容来自《被讨厌的勇气》个体心理学的内容。
- 目的论
    目的论的想法是:先有了一个目的,再为这个目的编造各种理由。
- 原因论
    原因论是:因为总总原因才造成了这个结果。
举个书中的例子吧!
    有个人他长年不肯走出房门,害怕社交。假设他童年受过家庭虐待或者再学校经历过校园暴力。
    目的论给的结论是:因为他已经有了不想出门的目的,所以给自己编造了自己童年受过创伤等等。
    原因论的结论是:因为他童年受过创伤所以导致他心理出现问题,无法与社会交流。

我觉得吧!还是这样,因为他长时间没出过门,对外面世界充满太多不确定性,又由于以前受过伤害,所以在没有较大的把握——即对现在外界事物有充足的认识,害怕再次经历以前的事情,因此给自己出门设置障碍,把自己保护起来。

映像管理

自我表露 我觉得这个也是个普遍现象了——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哈哈哈。

  • 无意识的自我表露
    当在熟悉环境,人就会比较随意,因为大家都有相互的了解。
  • 有意识的自我表露
    这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因为人会渴望被社会被他人接受,所以人与陌生人交流起来就会比较拘谨,为了给他人留下较好的映像。

自我监控分数高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他认为别人期待他/她希望的样子。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

有的人对舆论不屑一顾;有的人对之恐惧万分,因为对他们来说,舆论总是冷酷残暴的。———罗素

第二章结束啦!!! 哈哈哈。

这篇关于社会中的自我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