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它用于将数据分为多个类别或层次。
该方法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层次聚类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它主要被用于社会科学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法在90年代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层次聚类的基本原理是创建一个层次的聚类,通过不断地合并或分裂已存在的聚类来实现。
它分为两种策略:
在scikit-learn
中,层次聚类的策略有4种:
ward
:默认策略,也就是最小方差法。它倾向于合并那些使得合并后的簇内部方差最小的两个簇complete
:计算两个簇之间的距离时,考虑两个簇中距离最远的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average
:计算两个簇之间的距离时,考虑两个簇中所有样本之间距离的平均值single
:计算两个簇之间的距离时,考虑两个簇中距离最近的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下面创建月牙形状数据来看看层次聚类的各个策略之间的比较。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moo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ax = plt.subplot() X, y = make_moons(noise=0.05, n_samples=1000) ax.scatter(X[:, 0], X[:, 1], marker="o", c=y, s=25, cmap=plt.cm.prism) plt.show()
关于各种样本数据的生成,可以参考:TODO
用四种不同的策略来训练上面月牙形状的样本数据。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 定义 regs =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linkage="ward"), AgglomerativeClustering(linkage="complete"), AgglomerativeClustering(linkage="single"), AgglomerativeClustering(linkage="average"), ] # 训练模型 for reg in regs: reg.fit(X, y) fig, axes = plt.subplots(nrows=2, ncols=2) fig.set_size_inches((10, 8)) # 绘制聚类之后的结果 axes[0][0].scatter( X[:, 0], X[:, 1], marker="o", c=regs[0].labels_, s=25, cmap=plt.cm.prism ) axes[0][0].set_title("ward 策略") axes[0][1].scatter( X[:, 0], X[:, 1], marker="o", c=regs[1].labels_, s=25, cmap=plt.cm.prism ) axes[0][1].set_title("complete 策略") axes[1][0].scatter( X[:, 0], X[:, 1], marker="o", c=regs[2].labels_, s=25, cmap=plt.cm.prism ) axes[1][0].set_title("single 策略") axes[1][1].scatter( X[:, 0], X[:, 1], marker="o", c=regs[3].labels_, s=25, cmap=plt.cm.prism ) axes[1][1].set_title("average 策略") plt.show()
从结果可以看出,single策略效果最好,它聚类的结果与原始数据的分类情况最为接近。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single策略由于其它策略,只能说明single策略最适合上面的样本数据。
层次聚类在许多场景中都得到了应用,例如图像分割、文档聚类、生物信息学中的基因聚类等。
它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多层次结构的应用。
层次聚类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层次结构的聚类,这对于许多应用来说是非常自然的,它能够展示数据在不同粒度下的聚类结果。
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当数据量很大时;
其次,一旦做出合并或分裂的决策,就不能撤销,这可能导致错误的累积。
此外,确定何时停止合并或分裂也是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