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位一个字符编码问题时,需要将编码后的ascii值反编码为可识别的字符,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a = b'\xc0\xfb' a.decode('gbk')
需要注意此处的a是一个bytes对象,它是一个供机器识别的对象类型,相对应供人识别的可读类型是strings类型:
a = '你好'
此处的a就是供人识别的类型。
这两种类型之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互相转换:
由于之前自己对上述过程不太了解,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写了如下代码但是一直无法从gbk解码:
a = '\xc0\xfb' print(a) # 显示为'Àû'
这是因为当前默认的编码为utf8,所以在这种字面量的值作为utf8的str类型时,其实是有隐式类型转换发生,将\xc0\xfb这两个字节转为为ut8类型的bytes值,然后转为str类型。
可以将上述的a进行utf8的encode:
c = bytes(a, 'utf8') # b'\xc3\x80\xc3\xbb' d = c.decode('utf8') # 'Àû'
可以知道a和d的值相同,但是和字面量表示的'\xc0\xfb'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