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意为抽象数据类型,可由程序员自己定义。以往书写代码,我都没有考虑模块的封装性和复用性,往往图省事而轻易地将类的内部信息全暴露给客户端,殊不知这样草率的做法可能会给程序带来潜在的bug。而现在,ADT无疑是解决这种麻烦的一大利器。
传统的类型定义往往关注数据的具体表示,而ADT强调的是“作用于数据的操作”,即只向用户呈现各种方法。
ADT中主要有四种方法:构造器,生产器,观察器,变值器。构造器从无到有,创建一个新对象。生产器根据已有的对象创建另一个对象。观察器用于返回ADT内部的数据信息。变值器用于改变对象的某些内部状态。
ADT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是表示独立性。用户使用ADT无需考虑其内部实现,ADT内部表示的变化也不应影响外部spec和客户端。一般来说,程序员不能改变ADT的内部表示,因为ADT的spec规定了客户端和程序员之间的契约。
ADT另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保持不变量RI。RI即ADT的内部表示rep合法的条件,该条件无论何时都应为true。对于所有可能改变rep的内部方法,程序员在方法返回时,都应调用checkRep方法以检查RI是否被违反。
ADT使得程序便于维护,也能灵活应对客户端的不同要求。如果用户端的需求发生改变,只需改变ADT内部的相关方法。程序出现bug,问题一般集中在ADT的一个方法中,易于修改。同时,ADT也可复用,方便了后续其他用途的编程。因此,在以后的编程,尝试基于ADT的编程无疑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