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一篇博客,仅供个人实验记录。不定期更新,主要看自己卷不卷得动,卷不动了就写写。
PS.五月诸事不顺,希望接下来的六月待我温柔!
使用到的光学卫星数据为MERSI地表反射率数据,为中科院提供的部分测试数据。该数据经过了辐射校正、地理配准(L1)、地形校正和大气校正,数据组织格式参考MODIS的组织方式,即利用正弦投影网格进行组织。原始MERSI-II传感器波段较多,但是本实验所涉及的MESMA-AGE算法仅使用其中7个波段(可见光波段至热红外波段)的信息,依次为B、G、R、IR1、IR2、IR3、SWIR1(1640nm)、SWIR2。利用Landsat FSC作为真值进行验证,利用MODIS FSC进行对比。近期的工作发现 Landsat FSC(MESMA-AGE) 的结果精度很差,结论是 BRDF和地形对算法本身影响极大。 (更新日期:2022.05.28)
前面已经说了,MERSI数据是中科院某团队提供的,利用本地Matlab进行拼接、反演和可视化。Landsat FSC和MODIS FSC为利用GEE反演(MESMA-AGE)得到的结果。吐了,网那么烂,迟早把你砸了。GEE上的运算结果近期需要重新评测,和本地的反演结果存在差异,目前发现的原因为:处理策略有所差异。对于该现象我想进一步论证(如果时间来得及)。
半年前运算的结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a)拼接条带:可能是提供的反射率数据的云掩膜数据在影像边界部分存在误差,影像(先反演后拼接)在拼接后出现明显的条带状,目前判断该部分主要为未被掩膜掉的云像元。
b)官方云掩膜漏判严重:漏判程度有多严重呢?我看了之后:呵呵!
c)低值处高估&高值处低估:目前还是存在高值处低估现象,这一部分好改。低值主要是不该出现积雪的区域却反演出低量积雪,主要是由残存的气溶胶和未完全去除的云层引起。反应在结果中为低值区在时间上跳跃性极强。
d)利用MODIS土地覆盖类型产品进行水体的掩膜,以提供更为准确的陆表水体信息(GEE)
本次更新的结果相对上一次而言可靠(目视),精度评估结果较差(真值出现问题了,下次组会将进一步论述)。接下来是我的反演结果和前后对比。没放colorbar,我故意的。
图1.FY-3D/MERSI-II FSC V1
图2.FY-3D/MERSI-II FSC V2
三. 结果对比分析
近期的工作围绕本次FSC结果的评估和对比,针对中国稳定积雪区展开积雪反演结果分析。批量验证、可视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针对三大稳定区的积雪覆盖度可视化也已经整理完成。近期需要对原始MERSI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每日中国真彩色影像数据,以便于与FSC结果进行对比。另,在GEE平台上已处理同期MODIS FSC,并导入到本地,但是该版本数据的精度也需要进一步评估(虽然该部分我已经重复了很多次,谁知道本地反演的FSC和GEE反演的结果差异这么离谱,原先组里的工作根本就没有涉及本地和GEE的统一,真烦,还要重新做,还被老师问这不是做过了吗,真烦)。
评估和对比的思路如下:
a)利用Landsat FSC对数据进行评估(MERSI 和 MODIS)
b)可视化对比:大区域对比(MERSI FSC versus MODIS FSC, Chinese mainland, stable snow-covered areas);小区域对比(Landsat tiles),涉及原始影像对比,进而评估细节(下垫面、BRDF、地形起伏)
c)统计评估(MODIS发展极为稳定,以MODIS为参考,利用统计参数评价MERSI的反演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