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s://www.joshua317.com/article/34
常用的格式有: tar, tar.gz(tgz), tar.bz2,
不同方式,压缩和解压方式所耗CPU时间和压缩比率也差异也比较大。
只是打包动作,相当于归档处理,不做压缩;解压也一样,只是把归档文件释放出来。
(1)打包归档格式: tar -cvf examples.tar files|dir
#说明: -c, --create create a new archive 创建一个归档文件 -v, --verbose verbosely list files processed 显示创建归档文件的进程 -f, --file=ARCHIVE use archive file or device ARCHIVE 后面要立刻接被处理的档案名,比如--file=examples.tar
#举例:
tar -cvf file.tar file1 #file1文件 tar -cvf file.tar file1 file2 #file1,file2文件 tar -cvf file.tar dir #dir目录
(2)释放解压格式:
tar -xvf examples.tar (解压至当前目录下) tar -xvf examples.tar -C /path (/path 解压至其它路径)
#说明: -x, --extract, extract files from an archive 从一个归档文件中提取文件
(tar.gz和tgz只是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后者是一种简化书写,等同处理) 这种格式是Linux下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压缩方式, 兼顾了压缩时间(耗费CPU)和压缩空间(压缩比率) 其实这是对tar包进行gzip算法的压缩
(1)打包压缩格式:
tar -zcvf examples.tgz examples (examples当前执行路径下的目录)
说明: -z, --gzip filter the archive through gzip 通过gzip压缩的形式对文件进行归档
(2)释放解压格式:
tar -zxvf examples.tar (解压至当前执行目录下) tar -zxvf examples.tar -C /path (/path 解压至其它路径)
Linux下压缩比率较tgz大,即压缩后占用更小的空间,使得压缩包看起来更小。 但同时在压缩,解压的过程却是非常耗费CPU时间。
(1)打包压缩格式:
tar -jcvf file.tar.bz2 dir #dir目录
说明: -j, --bzip2 filter the archive through bzip2 通过bzip2压缩的形式对文件进行归档
(2)释放解压:
tar -jxvf examples.tar.bz2 (解压至当前执行目录下) tar -jxvf examples.tar.bz2 -C /path (/path 解压至其它路径)
https://www.runoob.com/linux/linux-comm-gzip.html
gzip -d examples.gz examples
解压:
https://www.runoob.com/linux/linux-comm-gunzip.html
gunzip examples.gz
zip 格式是开放且免费的,所以广泛使用在 Windows、Linux、MacOS 平台,要说 zip 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它的压缩率并不是很高,不如 rar及 tar.gz 等格式。 压缩:
zip -r examples.zip examples (examples为目录)
解压:
zip examples.zip
6 .rar 压缩:
rar -a examples.rar examples
解压:
rar -x examples.rar
为了保证能够让压缩比率较为明显,需选取一个内容较多、占用空间较大的目录作为本次实验的测试。 找了一个大概有23G的目录来测试,首先要明确由于执行环境的变化,误差在所难免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 压缩比率=原内容大小/压缩后大小,压缩比率越大,则表明压缩后占用空间的压缩包越小。
语法:
在打包或解压命令加time,以tar打包举例:
time tar -cvf test.tar /usr/test对比如下:
综合起来:
从效率角度来说,当然是耗费时间越短越好
因此,Linux下对于占用空间与耗费时间的折衷多选用tgz格式,不仅压缩率较高,而且打包、解压的时间都较为快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