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常主从复制状态
2. 异常状态
3. 查看日志
4. 查看配置文档
Redis为了解决输出缓冲区消息大量堆积的隐患,设置了一些保护机制,主要采用两种限制措施:
大小限制,当某一客户端缓冲区超过设定值后直接关闭连接;
持续性限制,当某一客户端缓冲区持续一段时间占用过大空间时关闭连接。
通过CONFIG GET *查看,可以找到客户端输出缓冲区的默认配置:在redis配置文件中默认配置是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167)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168) "normal 0 0 0 slave ,
对于普通客户端来说,限制为0,也就是不限制。因为普通客户端通常采用阻塞式的消息应答模式,何谓阻塞式呢?如:发送请求,等待返回,再发送请求,再等待返回。这种模式下,通常不会导致Redis服务器输出缓冲区的堆积膨胀;
对于Pub/Sub客户端(也就是发布/订阅模式),大小限制是8M,当输出缓冲区超过8M时,会关闭连接。持续性限制是,当客户端缓冲区大小持续60秒超过2M,则关闭客户端连接;
对于slave客户端来说,大小限制是256M,持续性限制是当客户端缓冲区大小持续60秒超过64M,则关闭客户端连接。
上述三种规则都是可以修改的。可以通过CONFIG SET 命令设置或者直接修改redis.conf
config set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0 0 0 #将hard limit和soft limit同时置0,关闭该限制
5. 修改配置文件或者直接命令修改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CONFIG SET 命令设置或者直接修改redis.conf
config set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0 0 0 #将hard limit和soft limit同时置0,关闭该限制
通过修改后主从复制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