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的泛型知识中我们了解到,通过泛型,可以让不同的类型实现相同的操作。其中利用的原理是Object可以指向任意类型的类。但是像int,float,byte,short,long都是基本数据类型,不是类。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引入包装类这个概念。
基本数据类型 | 包装类 |
---|---|
byte | Byte |
short | Short |
int | Integer |
float | Float |
double | Double |
boolean | Boolean |
char | Character |
注意:
除了上面的泛型需要用到包装类,包装类还有那些用途呢?
可以用作数据间的转化
public class Wrapp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ing="12345"; int ret=Integer.valueOf(string); System.out.println(ret); } }
直接将数字或者字符赋予包装类就是隐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nteger=111;//隐式装包 int a=integer;//隐式拆包 System.out.println(a); }
通过javap -c反汇编之后,我们发现,上面的隐式装包,编译器背后调用了valueof,隐式拆包,编译器背后调用了intValue
所以,不正面调用上面的两个函数的就是隐式,故显式的就是直接调用
直接调用相关的函数即可
Integer integer=Integer.valueOf(111);//显式装包 Integer integer1=new Integer(111);//显式装包,直接new一个数字 //显示拆包:直接调用intvalue int ret=integer.intValue(); float ret2=integer.floatVal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 Integer integer=135; Integer integer1=135; //2 Integer integer2=new Integer(12); Integer integer3=new Integer(12); //3 Integer integer4=12; Integer integer5=12; System.out.println(integer==integer1);//false System.out.println(integer2==integer3);//false System.out.println(integer4==integer5);//true; }
上面的三组,第二组是最容易去理解的,因为每一个new出来的对象的地址都是不同的,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但是,为什么1,2组有着两个相反的结果呢?
我们就要来看一下valueof源码了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根据上面的源码,可知当i处于low(-127)到high(128)之间的时候,就直接从cache数组中拿元素。但是当不再这个位置的时候就要new一个新的对象了,由此就可以解释1,3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