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是一种可以包含用户界面的组件,主要用于和用户进行交互。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活动,但不包含任何活动的应用程序很少见。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
first_layut.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Button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id="@+id/button1" android:text="Button 1" /> </LinearLayout>
所有活动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册才生效,Android Studio会自动注册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com.zc.app2"> <application android:allowBackup="true" android:icon="@mipmap/ic_launcher"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android:roundIcon="@mipmap/ic_launcher_round" android:supportsRtl="true" android:theme="@style/Theme.MyApplication1"> <activity android:name=".MainActivity"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application> </manifest>
Toast是Android系统提供的一种非常好的提醒方式,在程序中可以使用它将一些短小的信息通知给用户,这些信息会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并且不会占用任何屏幕空间
Toast的用法非常简单,通过静态方法makeText()创建出一个Toast对象,然后调用show()将Toast显示出来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makeText()方法需要传入3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Context,也就是Toast要求的上下文,由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Context对象,因此这里直接传入FirstActivity.this 即可。第二个参数是Toast显示的文本内容,第三个参数是Toast显示的时长,有两个内置常量可以选择Toast.LENGTH_SHORT和Toast.LENGTH_LONG。
定义点击按钮弹出
public class First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first_layut); Button button1 = findViewById(R.id.button1);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Toast.makeText(FirstActivity.this,"You clicked Button 1",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enu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item android:id="@+id/add_item" android:title="Add"/> <item android:id="@+id/remove_item" android:title="Remove"/> </menu>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CreateOptionsMenu(Menu menu) { getMenuInflater().inflate(R.menu.main,menu); return tru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OptionsItemSelected(@NonNull MenuItem item) { switch (item.getItemId()){ case R.id.add_item: Toast.makeText(this,"You clicked Add",Toast.LENGTH_SHORT).show(); break; case R.id.remove_item: Toast.makeText(this,"You clicked Remove",Toast.LENGTH_SHORT).show(); break; default: } return true; }
按下Back键或者使用finish()方法销毁活动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finish(); } });
创建SecondActivity.java和second_layout.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Button android:id="@+id/button2"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Button 2"/> </LinearLayout>
Intent有多个构造函数的重载,其中一个是Intent(Context packageContext,Class<?>Class)。这个构造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Context要求提供一个启动活动的上下文,第二个参数class则是指定想要启动的目标活动,通过这个构造函数就可以构建出Intent的“意图”。然后我们应该怎么使用这个Intent呢? Activity类中提供了一个startActivity()方法,这个方法是专门用于启动活动的,它接收一个Intent 参数,这里我们将构建好的Intent 传入startActivity()方法就可以启动目标活动了。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 });
相比于显式Intent,隐式Intent则含蓄了许多,它并不明确指出我们想要启动哪一个活动,而是指定了一系列更为抽象的action和 category等信息,然后交由系统去分析这个Intent,并帮我们找出合适的活动去启动。
<activity android:name=".SecondActivity" android:exported="fals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com.zc.app2.ACTION_START"/>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intent-filter> </activity>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com.zc.app2.ACTION_START"); startActivity(intent); } });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String data = "Hello SecondActivit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Second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extra_data",data); startActivity(intent); } });
public class Second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second_layout); Intent intent = getIntent(); String data = intent.getStringExtra("extra_data"); Log.d("SecondActivity",data); } }
button1.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Second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1); }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 { switch (requestCode) { case 1: if (requestCode == RESULT_OK) { String returnData = data.getStringExtra("data_return"); Log.d("FirstActivity", returnData); } break; default: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second_layout); Button button2 = findViewById(R.id.button2); button2.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putExtra("data_return","Hello FirestActivity"); setResult(RESULT_OK,intent); finish(); } }); }
Android是使用任务(Task)来管理活动的,一个任务就是一组存放在栈里的活动的集合,这个栈也被称作返回栈(Back Stack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在默认情况下,每当我们启动了一个新的活动,它会在返回栈中入栈,并处于栈顶的位置。而每当我们按下Back键或调用finish()方法去销毁一个活动时,处于栈顶的活动会出栈,这时前一个入栈的活动就会重新处于栈顶的位置。系统总是会显示处于栈顶的活动给用户。
1. 运行状态
当一个活动位于返回栈的栈顶时,这时活动就处于运行状态。系统最不愿意回收的就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因为这会带来非常差的用户体验。
2. 暂停状态
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位置,但仍然可见时,这时活动就进入了暂停状态。你可能会觉得既然活动已经不在栈顶了,还怎么会可见呢?这是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活动都会占满整个屏幕的,比如对话框形式的活动只会占用屏幕中间的部分区域,你很快就会在后面看到这种活动。处于暂停状态的活动仍然是完全存活着的,系统也不愿意去回收这种活动(因为它还是可见的,回收可见的东西都会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不好的影响),只有在内存极低的情况下,系统才会去考虑回收这种活动。
3. 停止状态
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顶位置,并且完全不可见的时候,就进入了停止状态。系统仍然会为这种活动保存相应的状态和成员变量,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当其他地方需要内存时,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有可能会被系统回收。
4. 销毁状态
当一个活动从返回栈中移除后就变成了销毁状态。系统会最倾向于回收处于这种状态的活动,从而保证手机的内存充足。
Activity类中定义了7个回调方法,覆盖了活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
每个活动中我们都重写了这个方法,它会在活动第一次被创建的时候调用。你应该在这个方法中完成活动的初始化操作,比如说加载布局、绑定事件等。
这个方法在活动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的时候调用。
这个方法在活动准备好和用户进行交互的时候调用。此时的活动一定位于返回栈的栈顶,并且处于运行状态。
这个方法在系统准备去启动或者恢复另一个活动的时候调用。通常会在这个方法中将一些消耗CPU的资源释放掉,以及保存一些关键数据,但这个方法的执行速度一定要快,不然会影响到新的栈顶活动的使用。
这个方法在活动完全不可见的时候调用。它和 onPause()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如果启动的新活动是一个对话框式的活动,那么onPause()方法会得到执行,而onStop()方法并不会执行。
这个方法在活动被销毁之前调用,之后活动的状态将变为销毁状态。
这个方法在活动由停止状态变为运行状态之前调用,也就是活动被重新启动了。
活动在oncreate()方法和onDestroy()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完整生存期。一般情况下,一个活动会在 oncreate()方法中完成各种初始化操作,而在onDestroy()方法中完成释放内存的操作。
活动在onStart()方法和 onStop()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可见生存期。在可见生存期内,活动对于用户总是可见的,即便有可能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方法,合理地管理那些对用户可见的资源。比如在 onStart()方法中对资源进行加载,而在 onStop()方法中对资源进行释放,从而保证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不会占用过多内存。
活动在onResume()方法和 onPause()方法之间所经历的就是前台生存期。在前台生存期内,活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的,此时的活动是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的,我们平时看到和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这个状态下的活动。
默认启动模式,每当启动一个新的活动,它会在返回栈中入栈,并处于栈顶的位置。对于standard模式的活动,系统不会在乎这个活动是否已经在返回栈中存在,每次启动都会创建该活动的一个新的实例。
当活动的启动模式指定为singTop,在启动活动时,如果发现返回栈的栈顶已经是该活动,则认为可以直接使用它,不会再创建新的活动实例。
当活动的启动模式指定为singleTask,每次启动该活动时系统首先会在返回栈中检查是否存在该活动的实例,如果已经存在则直接使用该实例,并把在这个活动之上的所有活动统统出栈,如果没有就会创建一个新的活动实例。
singleInstance模式应该算是4种启动模式中最特殊也最复杂的一个了,你也需要多花点功夫来理解这个模式。不同于以上3种启动模式,指定为singleInstance模式的活动会启用一个新的返回栈来管理这个活动(如果singleTask模式指定了不同的taskAffinity,也会启动一个新的返回栈)。假设我们的程序中有一个活动是允许其他程序调用的,如果我们想实现其他程序和我们的程序可以共享这个活动的实例,使用singleInstance模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模式下会有一个单独的返回栈来管理这个活动,不管是哪个应用程序来访问这个活动,都共用的同一个返回栈,也就解决了共享活动实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