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系模式的组成:
关系模式由五部分组成,是一个五元组:R(U, D, DOM, F),关系名R是符号化的元组语义
U为一组属性
D为属性组U中的属性所来自的域
DOM为属性到域的映射
F为属性组U上的一组数据依赖
由于D、DOM与模式设计关系不大,因此在此把关系模式看作一个三元组:R<U,F> 当且仅当U上的一个关系r满足F时,r称为关系模式R<U,F>的一个关系
2.范式:
第一范式:作为一个二维表,关系要符合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满足该条件的关系数据库就属于第一范式(1NF)。(通过SQL创建的关系一定满足第一范式。
规范化: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schema decomposition)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种过程就叫规范化。
3.数据依赖:
一个关系内部属性与属性之间的一种约束关系。通过属性间值的相等与否体现出来的数据间相互联系。
依赖的类型:函数依赖;多值依赖。
4.函数依赖:
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 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 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 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两个元组X属性值相同,那么他们的Y值一定相同,例如:两条学生信息,学号相同,则他们的姓名一定相同)。
若X→Y,并且Y→X, 则记为X←→Y。 若Y不函数依赖于X, 则记为XY 。
5.平凡函数和非平凡函数
非平凡的函数依赖:X→Y,但Y⊈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Y⊆X 且 Y≠X 】
平凡的函数依赖:X→Y,但Y⊆X 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若X→Y,则X称为这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因素。
若X→Y,Y→X,则记作X←→Y。
若Y不函数依赖于X,则记作XY。
6.完全函数依赖和部分函数依赖
完全函数依赖: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X’⊈X), 都有 X’ ↛ Y, 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作
例如:学号+课程号决定成绩;但是学号和课程号不能单独决定成绩。
部分函数依赖: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记作
例如:学号+课程号决定所在系;但是学号可以决定所在系。
7.传递函数依赖和直接函数依赖:
传递函数依赖:在R(U)中,如果X→Y(Y⊈X),YX,Y→Z,Z⊈Y, 则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记为:
例如:学生学号--->所在系;所在系-->系负责人。所以:学生学号系负责人
直接函数依赖:如果Y→X, 即X←→Y,则Z直接依赖于X,而不是传递函数依赖。
8.码:
候选码:设K为R<U,F>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合。若(完全函数依赖),则K称为R的一个候选码。
超码:如果U部分函数依赖于K,即K → U,则K称为超码 。候选码是最小的超码,即K的任意一个真子集都不是候选码。
主码:若关系模式R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的一个做为主码
主属性: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
非主属性或非码属性:不包含在任何码中的属性。
全码:整个属性组是码,称为全码。
外部码或外码:关系模式 R中属性或属性组X 并非 R的码,但 X 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 X 是R 的外部码也称外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