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加密算法又称传统加密算法 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 加密过程:明文->密钥加密->密文, 解密过程:密文->密钥解密->明文。
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在于加解密的高速度和使用长密钥时的难破解性。假设两个用户需要使用对称加密方法加密然后交换数据,则用户最少需要2个密钥并交换使用,如果企业内用户有n个,则整个企业共需要n×(n-1) 个密钥,密钥的生成和分发将成为企业信息部门的恶梦。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加密密钥的保存情况,但要求企业中每一个持有密钥的人都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他们通常会有意无意的把密钥泄漏出去——如果一个用户使用的密钥被入侵者所获得,入侵者便可以读取该用户密钥加密的所有文档,如果整个企业共用一个加密密钥,那整个企业文档的保密性便无从谈起。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DES、3DES、DESX、Blowfish、IDEA、RC4、RC5、RC6和AES
优缺点: 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双方使用相同的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注意事项: 密钥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要 密钥要求定期更换
非对称加密算法又称现代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是计算机通信安全的基石,保证了加密数据不会被破解。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 和私有密(privatekey) 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是一对 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 特点: 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 加密解密速度慢 与对称加密算法的对比: 对称加密只有一种密钥,并且是非公开的,如果要解密就得让对方知道密钥 非对称加密有两种密钥,其中一个是公开的 RSA应用场景: 由于RSA算法的加密解密速度要比对称算法速度慢很多,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取 数据本身的加密和解密使用对称加密算法(AES)。用RSA算法加密并传输对称算法所需的密钥。
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算法,也称为公私钥加密。假设两个用户要加密交换数据,双方交换公钥,使用时一方用对方的公钥加密,另一方即可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如果企业中有n个用户,企业需要生成n对密钥,并分发n个公钥。由于公钥是可以公开的,用户只要保管好自己的私钥即可,因此加密密钥的分发将变得十分简单。同时,由于每个用户的私钥是唯一的,其他用户除了可以可以通过信息发送者的公钥来验证信息的来源是否真实,还可以确保发送者无法否认曾发送过该信息。非对称加密的缺点是加解密速度要远远慢于对称加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能比非对称加密慢上1000倍。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RSA、ECC(移动设备用)、Diffie-Hellman、El Gamal、DSA(数字签名用)
不可逆加密算法的特征是加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密钥,输入明文后由系统直接经过加密算法处理成密文,这种加密后的数据是无法被解密的,
MD5,HMAC,SHA1、SHA-224、SHA-256、SHA-384,和SHA-512,其中SHA-224、SHA-256、SHA-384,和SHA-512我们可以统称为SHA2加密算法,SHA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要比MD5更高,而SHA2加密算法比SHA1的要高。 由于这些加密都是不可逆的,因此比较常用的场景就是用户密码加密,其验证过程就是通过比较两个加密后的字符串是否一样来确认身份的
加盐加密是一种对系统登录口令的加密方式,它实现的方式是将每一个口令同一个叫做”盐“(salt)的n位随机数相关联。无论何时只要口令改变,随机数就改变。随机数以未加密的方式存放在口令文件中,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读。不再只保存加密过的口令,而是先将口令和随机数连接起来然后一同加密,加密后的结果放在口令文件中。
国密即国家密码局认定的国产密码算法,即商用密码。 国密算法是国家密码局制定标准的一系列算法。其中包括了对称加密算法,椭圆曲线非对称加密算法,杂凑算法。具体包括SM1,SM2,SM3等, 其中: SM2为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布的公钥算法,其加密强度为256位。其它几个重要的商用密码算法包括: SM1,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强度为128位,采用硬件实现; SM3,密码杂凑算法,杂凑值长度为32字节,和SM2算法同期公布,参见《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第 22 号)》; SMS4,对称加密算法,随WAPI标准一起公布,可使用软件实现,加密强度为128位。 商用密码,是指能够实现商用密码算法的加密、解密和认证等功能的技术。(包括密码算法编程技术和密码算法芯片、加密卡等的实现技术)。商用密码技术是商用密码的核心,国家将商用密码技术列入国家秘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商用密码技术的秘密。 商用密码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内容但又具有敏感性的内部信息、行政事务信息、经济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比如:商用密码可用于企业门禁管理、企业内部的各类敏感信息的传输加密、存储加密,防止非法第三方获取信息内容;也可用于各种安全认证、网上银行、数字签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