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中会面临缓存异常可能会出现三个问题,分别是缓存雪崩、缓存击穿和缓存穿透。这三个问题会导致大量请求从缓存转移到数据库,如果请求的并发量很大的话,就会导致数据库崩溃。所以在面试官也会经常问这些问题。
缓存雪崩是指大量的请求无法在缓存中处理,从而将请求转移到数据库中,导致数据压力倍增。一个Redis实例可以支持万级别的并发请求,而单个数据库只能支持千级别的并发请求。两者处理请求并发能力相差十倍,数据库会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雪崩。
这里雪崩一般是由两个原因组成,很多文章只写缓存同时过期的情况。
一般设置缓存数据会设置缓存时间,在某一时刻,大量的缓存同时过期,此时如果有请求访问这些数据的话,缓存不存在,会将请求转移到数据库,如果这些的请求量比较大的,导致数据库的压力增大,严重会导致数据库崩溃。
针对大量缓存同时失效带来的雪崩,有两种解决方案。
应该避免给数据设置相同的过期时间,在设置过期时间时,增加一点随机值。
setRedis(key, value, time + Math.random() * 10000);
服务降低,比如使用hystrix,是指发生雪崩时,针对不同的数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redis服务发生宕机,无法处理请求,这就会导致全部转移到数据库去,发生雪崩。
服务熔断,就是发生雪崩时,暂停对缓存的访问。等redis服务恢复正常后,再允许访问缓存。
对redis所在的服务器进行指标监控,比如QPS、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如果发现redis服务宕机,而数据库请求压力倍增,此时可以启动熔断机制,暂停对缓存和数据库的访问,比如使用Hystrix服务熔断。
但是暂停对缓存系统的访问,但是对整个业务系统影响很大,导致很多数据不能查看。为了减少这种影响还有另一个方案:请求限流。
请求限流,就是限制前端请求每秒请求量,使得数据库能承受前端全部请求。
比如前端允许每秒访问1000次,其中900请求缓存,100次才请求数据库。
一旦发生雪崩,数据库每秒请求激增到1000次,此时启动请求限流,在前端入口只允许每秒请求100次,过多的请求直接拒绝。
无论使用服务熔断或请求限流都是是发生雪崩后处理,这里还有事先预防的方案。
通过主从节点的方式构建redis集群,如果redis主节点宕机,从节点可以切换成主节点。
缓存击穿是指,针对某个访问缓存非常频繁,无法在缓存中处理,访问该数据的请求一下子都请求数据库,导致数据库压力倍增。
对于访问特别频繁的热点数据,就不设置过期时间
如果缓存失效,只有拿到锁才能访问数据库,降低数据库并发访问。
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的差别在于雪崩是大量的缓存,击穿是单一的缓存。
缓存穿透是指访问的数据既不在redis缓存中,也不在数据库中,因为数据库也不存在数据,也无法将数据库数据写入缓存中,每次请求都要请求缓存和服务器。不过这样也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缓存穿透会发生如下两种情况:
发生缓存穿透,在redis中缓存一个空值或者实现预选设置好的值(比如0),后续请求查询直接在redis中读取空值或者缺省值。
缓存雪崩和缓存击穿主要是数据不在缓存上,而缓存穿透是数据既不在缓存上,也不在数据上。
使用服务降低、请求熔断、请求限制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最好使用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