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教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知识点

本文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知识点,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组成

1、冯·诺依曼是“计算机之父”

2、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存储程序:将程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2)程序控制:按指令地址访问存储器并取出指令,经译码依次产生指令执行所需的控制信号,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完成指令的功能。

3、冯·诺依曼计算机和现代计算机的特点

(1)冯·诺依曼计算机

        - 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组成

        - 存储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指令和数据;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 计算机能够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

        - 以运算器为中心

(2)现代计算机

        -将运算器、控制器和片内高速缓存,统称为CPU,而将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统称为主机,其余设备为外设。(主机仅包含主存储器,即内存。硬盘、光盘等辅助存储器属于I/O设备)

        - 以存储器为中心:减少CPU的数据传送负担,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4、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组成(硬件+软件)

(1)硬件系统

主机:CPU(运算器+控制器)、内存

外设: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设备

总线: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

(2)硬件系统 - 运算器:处理所有的算术及逻辑运算

                特点:& 采用二进制数据进行运算;

                           运算器依次可以处理的数据位数称为机器字长

                           & 机器字长一般为8、16、32/64位,直接决定着运算的精度和能力。

 

(3)硬件系统 - 存储器:保存所有的程序和数据

                  特点:& 二进制形式保存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是按存储单元组织的,读写存储单元必须给出单元地址;

               相关的概念:& 存储元:用于保存一位0/1二进制数据的物理器件;

                                     存储单元:能够保存一个字数据的器件,由若干个存储元构成;

                                     单元地址:能区分每一个存储单元的编号,一般从0开始编号;

                                     存储容量:一个存储器能够保存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注意:不同系统中的存储器组织方式并不一定相同)

                分类:& 外存(辅助存储器):磁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CPU不可直接访问。

                           & 内存(主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CPU直接访问,存放当前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所有的程序和数据。

                两个与主存相关的寄存器:

                                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接收由CPU送来的信息。

                                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作为外界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通路。

 (4)硬件系统 - 控制器:根据所要执行指令的功能,按顺序发出各种控制命令,协调计算机而各部件的工作。

        主要任务:- 解释并执行指令;

                          - 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 负责指令执行过程中,操作数的寻址;

                          - 根据指令的执行,协调相关部件的工作(如运算类执行指令对标致寄存器的影响设置)

        指令形式:- 操作码:指出指令所进行的操作,如加、减、数据传送等;

                          - 地址码:指出进行以上操作的数据存放位置。

         控制器工作的周期:- 取指周期:取指令的一段时间

                                          - 执行周期: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

        指令按顺序执行的控制部件:指令计数器

                                          - 每取出一条指令,指令计数器就加1;

                                          - 遇到转移类指令,控制器根据指令设置指令计数器的值。

        相关概念:- 数据字:该字表示要处理的数据;

                          - 指令字:该字为一条指令;

                          - 指令流: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

                          - 数据流:执行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 

  (5)硬件系统 -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键盘、鼠标、网卡、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输出结果处理(显示器、声卡、网卡、打印机等)

(6)软件系统:(软件:可运行的思想和内容的数字化,核心:算法

(7)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联系:相互依存,协同发展(逻辑等效性)

5、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

(1)非时间指标

        1)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

        2)响应时间: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表示。

        3)利用率:在给定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4)处理机字长(机器字长):处理机运算中以此能够完成的二进制运算的为数,如32、64位。机器字长与系统数据总线宽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5)总线宽度: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最大信息的为数

        6)  存储器容量:指一台计算机主存所包含的存储单元总数。

        7)存储宽度:单位时间内与主存交换的二进制信息量,常用单位B/s(字节/每秒)

(2)时间指标

        1)主频f:CPU主时钟的频率,其倒数为时钟周期。f越高,T越小(f=100MHz时T=10ns)

        2)外频:指CPU(内存)与主板之间同步到时钟频率(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

        3)倍频: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倍数(主频=外频x倍频)

        4)CPU执行时间:CPU执行一段程序所占用的CPU时间;

                CPU执行时间 = 程序总的CPU时钟周期数 x CPU时钟周期

        5)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CPI = 程序中断CPU时钟周期数  /  程序包含的指令条数

        6)MIPS:每秒白万指令数,即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数;

                MIPS = 指令数 / 程序执行时间

   

 

 

 

 

 

 

        

 

这篇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知识点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