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JavaScript诞生于1995年,它的出现主要用于处理网页中的前端验证;前端验证就是检查用户输入内容是否符合一定的规则(浏览器验证并非服务器验证是否符合规则),比如用户名的长度、密码的长度和邮箱格式等。
ECMAScript是JavaScript的一个标准文档,这个标准是由各个厂商去实现;不同的浏览器厂商对该标准会有不同的实现;
一个完整的JavaScript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ECMAScript(标准文档)、DOM(文档对象模型)、BOM(浏览器对象模型);
特点
—解释型语言;
—类似于C语言和Java的语法结构;
—动态语言;
—基于原型的面向对象;
JS编写规则
—JS代码要编写到<head>
标签下的<script>
标签中;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控制浏览器弹出一个警告框*/ alert("这是我的第一行JS代码"); /*向body中写入内容*/ document.write("写入body内容"); /*向控制台写入内容*/ console.log("向控制台写入内容"); </script>
JS代码编写位置
(1)可以将JS代码编写到标签的onclick
属性之中:
<button οnclick="alert('莫挨老子');">点我一下呗</button>
(2)可以将js代码写入超链接的href
属性中,当点击超链接时执行JS代码
<a href="javascript:alert('让你点我你就点我');">点我一下呗<\a>
以上两种方式虽然可以写入标签属性中,但是它们属于结构与行为耦合,不方便维护,不推荐使用
(3)写入<script>
标签中
<script> alert("这是写入script标签的代码"); </script>
(4)写入.js文件中,通过<script>
标签引入外部.js文件
/* script标签一旦用于引入外部文件,其标签下编写的js代码就失效,即使编写了js代码,浏览器也会忽略,如果需要可以在创建一个新的script标签,用于编写内部js代码 */ <script src="js文件的路径"> alert("这个script标签里面的语句不会被执行"); </script>
写入外部文件中,可以在不同页面中同时引用,也可以利用浏览器的缓存机制,开发中推荐使用;
JS基本语法
—JS语法中严格区分大小写;
—JS中每一条语句都要以英文分号结尾;如果不写分号,浏览器会自动添加,但是会消耗一些系统资源;有些时候浏览器会加错分号;
—JS会忽略多个空格和换行,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空格和换行对代码进行格式化;
字面量和变量
—字面量:无法改变的值,比如常量,字面量可以直接使用,但是一般不会直接使用;
—变量:变量可以用来保存字面量,并且变量的值可以是任意改变的;变量更加方便使用;在开发过程中,通过一个变量去保存一个字面量,很少直接使用字面量;
—声明变量:在JS中使用var
关键字来声明一个变量:
<script> //声明变量 var a; a=10; //同时声明变量并赋值 var b=20; //控制台显示输出两个变量值 console.log(a); console.log(b); </script>
标识符
—标识符:在JS中所有可以由我们自主命名的都可以称为标识符;例如:变量名、函数名、属性名都属于标识符;
—命令标识符的规则:
- 标识符可以是字母、数字和下划线_以及$符号;
- 标识符不能以数字开头;
- 标识符不能是ES中的关键字或保留字;
- 标识符一般采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小写,每个单词的开头字母大写(除了首个单词)其余字母小写,例如:
helloWorld
;
—JS底层保存标识符时,实际上采用的是Unicode编码,所以理论上,所有的utf-8中含有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标识符,例如中文字符,但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