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员的世界里,一直有一个传言,互联网公司没有35岁以上的中年人。
从华为辞退34岁以上的员工,到腾讯辞退35+“高级员工”,似乎老程序员面临着“年龄危机”,要时刻警惕在职场被“踢出”的危险。 而国内其他很多职业,比如教师、医生、公务员,都在稳步发展,越老越值钱. 的确,程序员在职场的“寿命”很短,“35岁现象”在这个行业相当普遍。即使工资高,逻辑思维能力强,也还是无法避免被裁员或失业。
年纪大的程序员真的没有出路吗?35 岁以上的80后 IT 工作者都去哪里了?
坐标深圳:
程序员年龄越大,越容易失业?
程序员能否延长职业周期,取决于这个人的能力能否被替代。
一方面,IT行业岗位供大于求,人员已经饱和,可替代性越来越强。
早年,互联网刚刚兴起。很多互联网公司缺乏成熟的经验,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高端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经常出现IT巨头哄抢人才的新闻。 随着新兴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传统产业的能力,工业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个时候的招聘市场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如今,互联网公司在招聘市场上已经从“买家”变成了“卖家”。想招初级程序员,会投几百份简历,然后你可以从中选择。
因为初级程序员技术门槛低,即使平均工资低,竞争也很激烈。 每年不仅有应届毕业生,还有一些工作几年经验丰富的人跳槽。 有很多年纪比较大的程序员。到了这个年龄,他们不仅要和同龄人竞争,还要和一些刚入行的年轻人竞争。
IT行业虽然对年龄没有那么严格,但一直有一句话叫35岁危机。35是一个门槛。如果35后还没变,或者进不了管理层,只能追上一群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抢时间表,抓bug,通宵跑个程序。
如果一个35岁以上的程序员和一个20出头的应届毕业生同时申请初级程序员的职位,公司会选择谁?
年轻人不仅可以996,而且有很大的热情和时间去学习新事物。年纪大的程序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35岁以后身体不好。他们日复一日在加班和高强度的工作中耗费大量精力,找不到时间学习新技术。而且如果工作要求不高,很容易被年轻人取代。
相比较而言,程序员年龄越大,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越差。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程序员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老求职者,甚至有消息说有公司裁掉“老”程序员。
另一方面,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程序员将从繁重的代码中解脱出来,可能会被AI取代,面临失业危机。 有些工作越老越受欢迎,越老越受欢迎。老程序员的经验在技术更新的迭代下往往没有优势,可能会被一个开源产品取代。
程序员不是青春饭
自从华为解雇了35岁以上的程序员,很多人就觉得程序员真的是年轻人的职业。
以年龄看人是典型的中国思维。程序员不是青春饭。不管你多大,只要你有过硬的技术能力,就可以一直在这条赛道上。
大家都认为“35岁是程序员的一个门槛”,其实就是程序员35岁就来到了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能否在程序开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能否跨过这个门槛,就看个人了。 写代码需要高度的精力和思考,是一项重复性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多年的积累和不断的练习,会让你在写代码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能做得更好的不仅仅是年轻人。即使是年纪大一点的程序员,积累的经验也会是你职场竞争力的幸事。
同时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思想,更新技能,掌握核心技术和信息。如果我们保持我们仅存的技术基础,我们很快就会被新技术和新思想淘汰,而这些往往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
所以年龄不是最大的问题,程序员这个职业也不是青春饭。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不持续学习,都是青春饭。
坚持学习进步,反思提高,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即使被别人称为“吃青春饭”,也可以用行动来达到“变老,变得更受欢迎”。
在这个所谓的“内卷化”时代,职场危机一视同仁。很多行业的从业者进入30岁后都会陷入职场发展的瓶颈期,那么如何提升自身价值,增强竞争力呢? 对于程序员来说,年龄越大,贬值越多。其实这只是你年龄和职业的标签。并不意味着年龄越大,价值越低,成长空间就越小。
大多数程序员在35岁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一个瓶颈期,包括知识结构过时、工作压力大等。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考虑转型、产品或运营,以延长职业生命周期,从而保证个人职场价值。 对于目前IT行业的程序员来说,要想防止贬值,摆脱职业成长的焦虑,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自学的习惯,跟上技术的发展趋势,完善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同时也可以找到合适的轨道,在某一领域形成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而且,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快速迭代的数字时代,通过挖掘新的领域可以实现“破圈”。
浪追浪,停了就吞了
知识更新迭代太快,尤其是IT行业,这也是现在互联网公司青睐招聘年轻程序员的原因之一。
他们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即使工资低,也能达到996。但是年纪大的程序员,体力和学习能力都比不上年轻人。如果他们成家,他们就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工作上。 公司在招聘程序员时设定的年龄限制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可怕的是,这种偏见在现实中随处可见。 所以,程序员到了一定年龄,想要在职场上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新技术,把这种行为变成习惯,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增强竞争力。
如果一个程序员在行业里干了十几年,但知识技能一直留在原地没有任何提升,结果可想而知,必然会被后浪推前浪。
技术总是在变化,新的编程语言、框架、库层出不穷。要在这样的世界生存下去,最重要的规则就是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 即使在“更老、更受欢迎”的行业,如果不进步,也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岗位,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 毕竟布兰登·艾希34岁创作JavaScript,圭多·范·罗素姆35岁创作Python,乔·阿姆斯特朗36岁创作,詹姆斯·高斯林40岁创作。 在他们身上,年龄的增长不会降低他们的创造力,而是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和经历,不断在头脑中带出新的想法和火花,用代码真正改变世界。
这个社会真正被淘汰的不是年龄大的人,而是思想随着年龄而停滞的人。要想跟上时代,光敲“holle world”是不够的。
找一个少年很难,但少年总是有的。后浪追前浪。无论是站在潮水边,还是蹲着偷看,都要不停的冲。如果你停下来,前面的波浪最终会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