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中和背景:中国碳排放居世界之首,人均碳排放呈上升趋势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98.26亿吨,大约等于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居于世界首位
人均方面,2019年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虽然距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仍存在差距,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改善能源结构迫在眉睫
(二)固定资产投资位于低位,新批复产能逐年衰减
固定资产投资位于低位,产量难以大规模释放:2013年后连续5年负增长,当前投资额绝对值仍远低于2012年,投资成本也逐年升高,煤企新建产能意愿不高
新批复煤矿个数及产能逐年衰减:2016年供给侧改革开始后,新批复产能逐年衰减。2019年因为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优产能,该年份新批复产能较多。2020年之后,新批复产能继续显著下滑。
(三)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
根据《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预计煤炭资源禀赋较优异的14个基地预计产量将达到39.6亿吨左右,占目标产量比例为96.6%。
预计晋陕蒙新等煤炭主产区新增优质产能将继续释放,南方部分省份如湖南、江西、重庆等落后煤炭产能还将进一步退出,未来增量进一步向晋陕蒙集中。
(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迎高质量发展契机
碳达峰之前,煤炭行业在能源领域仍具有明显优势。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取代煤炭成为基础能源,煤炭资源利用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具有经济、可靠、稳定的优点,新能源短期内无法解决相关问题,也为煤炭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从电力装机结构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装机和实现并网的过程需要煤电作为调峰电源,短期内煤炭基础地位变化有限,煤炭发展的优势依然存在。从碳达峰目标上看,到2030年碳达峰之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25%,煤电下降量有限并且仍旧将是主要的电力供应者。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在于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多元化转型。碳达峰前的准备期,也就是2021-2030年,煤炭与煤电定位仍是基础能源,甚至2050年前,煤炭仍为重要能源。2030-2050年,新能源与煤炭处于竞争合作关系,煤炭配合新能源发展,煤电让路新能源发电。2050年之前,还有30年时间,煤炭领域有可能取得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促进煤炭利用的转型发展,碳移除与碳交易的发展也有可能为煤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煤炭行业未来仍有时间推进相关创新技术的发展与碳汇的应用,来赢取更大可能的煤炭行业转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