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第二章 Linux基础,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以下为本人不熟练的地方,记录下来方便记忆
1、Linux基本命令;
touch {1..9}.txt #新建1-9个txt文件
tar -zcvf :z压缩,c打包,v显示过程,f文件名
vi模式:命令行模式、编辑模式、扩展模式
u 撤销
ctr + r,恢复上一个
ndd,刪除光標下n行
nyy,复杂光标下n行
dd p,剪切
G,跳转到最后一行
nG,跳转到第n行
2. 系统启动顺序:
1)
BIOS ——MAR——boot loader(GRUB)——kernel——init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它是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接口,启动后查找本地启动盘信息
MAR:主引导记录,从哪个分区来装载引导加载程序(一般是第一块扇区,512Byte)
boot loader(GRUB):来引导加载哪个操作系统
kernel:系统内核
init:初始化,启动方式
2)
/etc/inittab
系统启动项:0-6
0:关机
1:单用户
2:无网络的多用户
3:有网络的全模式用户
4:未使用
5:图形界面
6:reboot
/etc/grub.conf:
default:规定系统启动时选择哪个系统内核
timeout:读秒等待时间
加密:
grup加密:
执行命令:grub-md5-crypt,将加密的密码,在/etc/grub.conf中的title上输入“password --md5 加密密码”
grup使用:
在GRUB界面,输入e编辑,然后输入p,输入grub密码
grup加密破解:
在服务器启动时,按F2进入IOS启动项,磁盘启动顺序改为外部U盘启动,启动后进入rescure救援模式,挂载新的操作系统,然后在etc下修改grup.conf配置文件,修复系统,最后按F2进行BIOS选择硬盘启动。
BIOS加密:
在服务器启动时,按F2机进入BIOS界面,在Securety模块设置密码
破解:在硬盘中找到BIOS区域,将BOIS的电池给取出,等待片刻后再安装,即可初始化BIOS的密码信息
3. CPU、内存
buffer 缓冲区:处理硬盘与内存之间的传输,集中数据传输给内存
cache 缓存:内存和CPU之间的传输,集中数据传输给CPU
内存:
toal:总内存
used:已经分配出去的内存
free:剩余未分配的内存
buffers:分配出去的未使用的buffer内存
cashed:分配出去的未使用cach内存
-/+ buffers/cashed:已经使用的buffer和cach
内存使用率:-/+ buffers/cached / total (已经使用的buffer&cach除以总内存)
程序:有一堆可执行的进程文件组成
进程:程序的动态执行
杀死进程名:
pkill -9 进程名
4. 分区
分区包括: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最多建4个主分区,可以建多个扩展分区
步骤
1、创建磁盘分区:fidsk /dev/sda (n 新建分区、p查看分区、w保存退出)
2、partprobe:更新磁盘信息
3、格式化分区:mkfs.ext4 /dev/sda1 (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
4、挂载分区:
mount /dev/sda1 /home 将home目录挂载到/dev/sda1分区下
(mount查看挂载情况)
文件inode
ll -i
df -i
磁盘空间满由2种情况:1、数据存储空间满;2、inode值满(文件数)
这篇关于第二章 Linux基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