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
作为一个模块化打包工具,除了能实现模块化打包的问题,还能在打包过程中通过 Loader
机制编译代码解决兼容性问题以及不同类型的文件(如 css
图片
html
等)的打包编译问题,另外,还具备代码拆分能力,将应用中所有的模块按需分块打包,不用担心全部的代码打包到一起,产生单个文件过大,导致加载慢的问题。
Webpack
把应用初次加载所必须要用的模块打包到一起,其他的模块再单独打包,后续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实际需要用到哪个模块再异步加载对应的包,实现增量加载(渐进式加载)。
webpack
本身就是 npm
的工具模块,因此,可以用 npm
安装 webpack
相关的包
npm init --yes // 初始化一个 package.json 文件,管理依赖包的版本 npm i webpack webpack-cli --save-dev
webpack
是 Webpack
的核心模块
webpack-cli
是 Webpack
的 CLI
程序,用来在命令行中调用 webpack
webpack-cli
所提供的命令行程序存放在 node_modules/.bin
当中
默认情况下,打包入口是 src/index.js
,打包好的文件放到 dist/main.js
中。
在项目根目录下添加文件 webpack.config.js
,这个 js
是运行在 Node.js
的环境中,因此需要用到 require
exports
来导入和导出模块。下面通过 Webpack
配置来了解 Webpack
的四个重要的概念: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main.js', // 概念1:入口。项目打包的入口文件,其中 `./` 不能省 output: { // 概念2:出口。 filename: 'bundle.js', // 输出文件的文件名称 path: path.join(__dirname, 'output') // 输出文件的路径,即打包之后的文件放在哪里。__dirname 是 Node.js 的内置模块 } }
production
模式下,启动内置优化插件,自动优化打包结果,打包速度偏慢,默认的打包方式development
模式下,自动优化打包速度,添加一些调试过程中的辅助插件以便于更好的调试错误none
模式下,进行最原始的打包,不做任何额外处理,一般需要分析我们模块的打包结果时会用到CLI --mode
参数传入,或者在 webpack.config.js
中配置 mode
属性// 打包成了一个立即执行函数 (function(modules){ // modules表示项目中需要打包的所有模块 var installedModules = {} // 缓存加载过的模块,提高打包效率 function __webpack_require__(moduleId){} // 用于加载指定模块的函数 // 挂载一些其他的数据和工具函数 __webpack_require__.m = modules // 暴露模块 __webpack_require__.c = installedModules // 暴露模块缓存 __webpack_require__.d = function(exports, name, getters){} // 定义出口的获取方法 __webpack_require__.r = function(exports) // 定义__esModule到出口上 ...... return __webpack_require__(__webpack_require__.s = 0) // 开始加载源代码中的入口文件并返回出口,模块id为0 })([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一个函数对应一个模块 (function(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具体的打包原理还是需要自己在浏览器中对 bundle.js
进行打断点,一点一点看它具体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