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框架自诞生以来一直备受开发者青睐,有人亲切的称之为:Spring 全家桶。
毋庸置疑,Spring 早已成为 Java 后端开发的行业标准,无数的公司选择 Spring 作为基础的开发框架,大部分Java 后端程序员在日常工作中也会接触到 Spring。
很多研发人员把 Spring 看作心目中最好的 Java 项目,没有之一。
所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工作中必须会,面试时肯定考。
我通过以下四点介绍什么是操作系统:
内核(Kernel)在后文中会提到。
目前最流行的个人桌面操作系统 ,不做多的介绍,大家都清楚。界面简单易操作,软件生态非常好。
玩玩电脑游戏还是必须要有 Windows 的,所以我现在是一台 Windows 用于玩游戏,一台 Mac 用于平时日常开发和学习使用。
最早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后面崛起的 Linux 在很多方面都参考了 Unix。
目前这款操作系统已经逐渐逐渐退出操作系统的舞台。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开源的类 Unix 操作系统。 Linux 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发行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 Linux 内核 。
严格来讲,Linux 这个词本身只表示 Linux 内核,在 GNU/Linux 系统中,Linux 实际就是 Linux 内核,而该系统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由 GNU 工程编写和提供的程序组成。单独的 Linux 内核并不能成为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操作系统。
很多人更倾向使用 “GNU/Linux” 一词来表达人们通常所说的 “Linux”。
苹果自家的操作系统,编程体验和 Linux 相当,但是界面、软件生态以及用户体验各方面都要比 Linux 操作系统更好。
我们先来看看维基百科对于内核的解释,我觉得总结的非常好!
内核(英语:Kernel,又称核心)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个用来管理软件发出的数据 I/O(输入与输出)要求的电脑程序,将这些要求转译为数据处理的指令并交由中央处理器(CPU)及电脑中其他电子组件进行处理,是现代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为众多应用程序提供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访问的一部分软件,这种访问是有限的,并由内核决定一个程序在什么时候对某部分硬件操作多长时间。 直接对硬件操作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内核通常提供一种硬件抽象的方法,来完成这些操作。有了这个,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及系统调用,应用进程可间接控制所需的硬件资源(特别是处理器及 IO 设备)。
早期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中,还没有操作系统的内核这个概念。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操作系统内核的概念才渐渐明晰起来了!
简单概括两点:
关于 CPU 简单概括三点:
很多人容易无法区分操作系统的内核(Kernel)和中央处理器(CPU),你可以简单从下面两点来区别:
下图清晰说明了应用程序、内核、CPU 这三者的关系。
介绍系统调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用户态和系统态。
根据进程访问资源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进程在系统上的运行分为两个级别:
说了用户态和系统态之后,那么什么是系统调用呢?
我们运行的程序基本都是运行在用户态,如果我们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态级别的子功能咋办呢?那就需要系统调用了!
也就是说在我们运行的用户程序中,凡是与系统态级别的资源有关的操作(如文件管理、进程控制、内存管理等),都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方式向操作系统提出服务请求,并由操作系统代为完成。
这些系统调用按功能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我在网上找了一个图,通过这个图可以很清晰的说明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内核和硬件之间的关系。(太难了~木有自己画)
我们上面已经简单了 Linux,这里只强调三点。
1989 年,Linus Torvalds 进入芬兰陆军新地区旅,服 11 个月的国家义务兵役,军衔为少尉,主要服务于计算机部门,任务是弹道计算。服役期间,购买了安德鲁·斯图尔特·塔能鲍姆所著的教科书及 minix 源代码,开始研究操作系统。1990 年,他退伍后回到大学,开始接触 Unix。
Minix 是一个迷你版本的类 Unix 操作系统,由塔能鲍姆教授为了教学之用而创作,采用微核心设计。它启发了 Linux 内核的创作。
1991 年,Linus Torvalds 开源了 Linux 内核。Linux 以一只可爱的企鹅作为标志,象征着敢作敢为、热爱生活。
Linus Torvalds 开源的只是 Linux 内核,我们上面也提到了操作系统内核的作用。一些组织或厂商将 Linux 内核与各种软件和文档包装起来,并提供系统安装界面和系统配置、设定与管理工具,就构成了 Linux 的发行版本。
内核主要负责系统的内存管理,硬件设备的管理,文件系统的管理以及应用程序的管理。
Linux 的发行版本可以大体分为两类:
对于初学者学习 Linux ,推荐选择 CentOS 。
##3. Linux 文件系统概览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所有被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例如网络接口卡、磁盘驱动器、打印机、输入输出设备、普通文件或是目录都被看作是一个文件。 也就是说在 Linux 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切都是文件。
其实这是 UNIX 哲学的一个体现,在 UNIX 系统中,把一切资源都看作是文件,Linux 的文件系统也是借鉴 UNIX 文件系统而来。
inode 是 linux/unix 文件系统的基础。那么,inode 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Sector),块(block)由多个扇区组成。文件数据存储在块中。块的最常见的大小是 4kb,约为 8 个连续的扇区组成(每个扇区存储 512 字节)。一个文件可能会占用多个 block,但是一个块只能存放一个文件。
虽然,我们将文件存储在了块(block)中,但是我们还需要一个空间来存储文件的 元信息 metadata :如某个文件被分成几块、每一块在的地址、文件拥有者,创建时间,权限,大小等。这种 存储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 inode,译为索引节点:i(index)+node。 每个文件都有一个 inode,存储文件的元信息。
可以使用 stat
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的 inode 信息。每个 inode 都有一个号码,Linux/Unix 操作系统不使用文件名来区分文件,而是使用 inode 号码区分不同的文件。
简单来说:inode 就是用来维护某个文件被分成几块、每一块在的地址、文件拥有者,创建时间,权限,大小等信息。
简单总结一下:
Linux 支持很多文件类型,其中非常重要的文件类型有: 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设备文件,管道文件,Socket 套接字文件等。
所有可操作的计算机资源都存在于目录树这个结构中,对计算资源的访问,可以看做是对这棵目录树的访问。
Linux 的目录结构如下:
Linux 文件系统的结构层次鲜明,就像一棵倒立的树,最顶层是其根目录:
常见目录说明:
下面只是给出了一些比较常用的命令。推荐一个 Linux 命令快查网站,非常不错,大家如果遗忘某些命令或者对某些命令不理解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
cd usr
: 切换到该目录下 usr 目录cd ..(或cd../)
: 切换到上一层目录cd /
: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cd ~
: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cd -
: 切换到上一个操作所在目录mkdir 目录名称
: 增加目录。ls/ll
(ll 是 ls -l 的别名,ll 命令可以看到该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的详细信息):查看目录信息。find 目录 参数
: 寻找目录(查)。示例:① 列出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find .
;② 在/home
目录下查找以.txt 结尾的文件名:find /home -name "*.txt"
,忽略大小写: find /home -iname "*.txt"
;③ 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查找所有以.txt 和.pdf 结尾的文件:find . \( -name "*.txt" -o -name "*.pdf" \)
或find . -name "*.txt" -o -name "*.pdf"
。mv 目录名称 新目录名称
: 修改目录的名称(改)。注意:mv 的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重命名而且也可以对各种文件,压缩包等进行 重命名的操作。mv 命令用来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名,或者将文件从一个目录移到另一个目录中。后面会介绍到 mv 命令的另一个用法。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位置
: 移动目录的位置—剪切(改)。注意:mv 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剪切操作,对文件和压缩包等都可执行剪切操作。另外 mv 与 cp 的结果不同,mv 好像文件“搬家”,文件个数并未增加。而 cp 对文件进行复制,文件个数增加了。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 拷贝目录(改),-r 代表递归拷贝 。注意:cp 命令不仅可以拷贝目录还可以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 用写-r 递归。rm [-rf] 目录
: 删除目录(删)。注意:rm 不仅可以删除目录,也可以删除其他文件或压缩包,为了增强大家的记忆, 无论删除任何目录或文件,都直接使用rm -rf
目录/文件/压缩包。touch 文件名称
: 文件的创建(增)。cat/more/less/tail 文件名称
:文件的查看(查) 。命令 tail -f 文件
可以对某个文件进行动态监控,例如 tomcat 的日志文件, 会随着程序的运行,日志会变化,可以使用 tail -f catalina-2016-11-11.log
监控 文 件的变化 。vim 文件
: 修改文件的内容(改)。vim 编辑器是 Linux 中的强大组件,是 vi 编辑器的加强版,vim 编辑器的命令和快捷方式有很多,但此处不一一阐述,大家也无需研究的很透彻,使用 vim 编辑修改文件的方式基本会使用就可以了。在实际开发中,使用 vim 编辑器主要作用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下面是一般步骤: vim 文件------>进入文件----->命令模式------>按i进入编辑模式----->编辑文件 ------->按Esc进入底行模式----->输入:wq/q!
(输入 wq 代表写入内容并退出,即保存;输入 q!代表强制退出不保存)。rm -rf 文件
: 删除文件(删)。1)打包并压缩文件:
Linux 中的打包文件一般是以.tar 结尾的,压缩的命令一般是以.gz 结尾的。而一般情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起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一般.tar.gz。 命令: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压缩的文件
,其中:
比如:假如 test 目录下有三个文件分别是:aaa.txt bbb.txt ccc.txt,如果我们要打包 test 目录并指定压缩后的压缩包名称为 test.tar.gz 可以使用命令:tar -zcvf test.tar.gz aaa.txt bbb.txt ccc.txt
或 tar -zcvf test.tar.gz /test/
就写到这了,也算是给这段时间的面试做一个总结,查漏补缺,祝自己好运吧,也希望正在求职或者打算跳槽的 程序员看到这个文章能有一点点帮助或收获,我就心满意足了。多思考,多问为什么。希望小伙伴们早点收到满意的offer! 越努力越幸运!
金九银十已经过了,就目前国内的面试模式来讲,在面试前积极的准备面试,复习整个 Java 知识体系将变得非常重要,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复习准备的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你入职的成功率。但很多小伙伴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资料来回顾整个 Java 知识体系,或者有的小伙伴可能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复习。我偶然得到一份整理的资料,不论是从整个 Java 知识体系,还是从面试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份含技术量很高的资料。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得免费领取!
ava 知识体系将变得非常重要,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复习准备的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你入职的成功率。但很多小伙伴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资料来回顾整个 Java 知识体系,或者有的小伙伴可能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复习。我偶然得到一份整理的资料,不论是从整个 Java 知识体系,还是从面试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份含技术量很高的资料。**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得免费领取!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Y7eANhBf-16209677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