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是由盘片和磁头组成
盘片:硬盘有多个盘片,每盘片 2 面。
磁头:每面一个磁头
硬盘的数据结构
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硬盘的扇区(Sector)。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引导扇区。
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Track)。
柱面:在有多个盘片构成的盘组中,由不同盘片的面,但处于同一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成的一个圆祝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用 fdisk -l 查看分区信息
硬盘的接口: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 ATA(IDE)和 SATA 以及 SCSI 和 SAS,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
**MBR** 是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MBR 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分区表有 4 个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区占 16 个字节。
硬盘:可以划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通常情况下主分区只有四个,而 扩展分区可以看成是一个特殊的主分区类型,在扩展分区中可以建立逻辑分区。主分区一般 用来安装操作系统,扩展分区则多用来存储文件数据。
硬盘对于 SCSI 接口的硬盘设备,则表示为“sdX”形式的文件名。其中“X”可以为 a、b、c、d 等字母序号。SCSI 设备表示为 “sdb”
分区:以硬盘设备的文件名作为基础,在后边添加该分区对应的数字序号即可。例如,第 1 个 IDE 硬盘中的第 1 个分区表示为“hda1”、第 2 个分区表示为“hda2”,第 2 个SCSI 硬盘中的第 3 个分区表示为“sdb3”、第 5 个分区表示为“sdb5。
XFS:是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擅长处理大文件,可支持上百万 T 字节的存储空间。
SWAP:交换文件系统,用于为 Linux 系统建立交换分区。作用相当于虚拟内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一般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物理内存的 1.5~2 倍。交换分区不用于直接存储用户的文件和目录等数据。
EXT4:第 4 代扩展文件系统,用于存放文件和目录数据的分区,是 Linux 系统中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
先添加几块硬盘,然后重启。
// fdisk /dev/sdb ##添加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 [root@localhost ~]# mkfs.xfs /dev/sdb1 ##格式化,以xfs文件类型 mount /dev/sdb1 /root/wk ##挂载在目录下 ;
// umount /dev/sdb1 卸载分区 umount /root/wk 卸载挂载点;
// vim /etc/fstab /dev/sdb1 /root/wk xfs defalts 0 0 ##wq 保存退出 mount -a ##立即生效;
// fdisk /dev/sdb;
// mkswap /dev/sdb5 ##格式化 vim /etc/fstab /dev/sdb5 swap swap defaults 0 0 #wq 保存退出,永久挂; swapon /dev/sdb5 ## 启用 swapoff /dev/sdb5 ##关闭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