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是不能够识别高级语言的,所以当我们运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翻译机”来从事把高级语言转变成计算机能读懂的机器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分成两类,一类是编译,一类是解释。
解释型语言
程序执行前不需要先进行编译,而是在执行时才通过解释器对代码进行翻译,翻译一句然后执行一句,直至结束。
编译型语言
编译性语言写的程序在被执行之前,需要一个专门的编译过程,把程序编译成为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的文件,比如 exe 文件,此后再运行时就不用重新翻译了,直接使用编译后的结果文件(exe 文件)来运行就行。
因为编译型语言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对程序做出了“翻译”,所以在运行时就少掉了“翻译”的过程,因此效率比较高。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解释型语言也可以通过解释器的优化来在对程序做出翻译时对整个程序做出优化,从而在效率上超过编译型语言。
此外,随着 Java 等基于虚拟机的语言的兴起,我们又不能把语言纯粹地分成解释型和编译型这两种。用 Java 来举例,Java 首先是通过编译器编译成字节码文件(不是二进制码),然后在运行时通过解释器(JVM)给解释成机器代码才能在各个平台执行,这同时也是 Java 跨平台的原因。所以我们说 Java 是一种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