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教程

Redis HyperLogLog数据结构

本文主要是介绍Redis HyperLogLog数据结构,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edis HyperLogLog

HyperLogLog一般用作基数统计,如统计网站访问量,视频播放量啊等。

在 Redis 里面,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就可以计算接近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数。这和计算基数时,元素越多耗费内存就越多的集合形成鲜明对比。

 

HyperLogLog怎么实现的

HyperLogLog只需要花费12kb,就可以计算这么多基数。很明显,不是通过直接存储元素值比较实现的。那么既然不存储元素,是否这种存储方式也有误差呢?

查看其实现原理,其实就是用概率算法来统计集合的近似基数。

伯努利过程

伯努利过程就是一个抛硬币实验的过程。一直抛硬币,直到第一次出现正面位置为止,记录下抛掷次数k,此时就为一次伯努利试验。

可以通过抛掷次数k近似的推算总共进行了多少次(此处使用n表示)伯努利实验。

假设有如下实现:

第一次试验: 抛了3次才出现正面,此时 k=3

第二次试验: 抛了2次才出现正面,此时 k=2

第三次试验: 抛了6次才出现正面,此时 k=6

第n 次试验:抛了15次才出现正面,此时我们估算, n = 2^15

根据一顿数学推导(自行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n=2^max(k)

假设我们取前三次实现来看,根据公式,我们的n=2^6=64,实际我们只进行了3次实验,实际上n=3,所以在数量少的情况下这个概率误差是很大的。

估算优化

还是使用上面的例子,我们进行了三次实验,如果根据公式得到结果n=2^6明细误差大,我们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增加实验次数,修正误差,如同样进行三次伯努利实验,我们重复1000次,取结果的平均值.

 

这里计算的结果就是对应上面说的结果n

am:常数,经验值的修正系数

m:重复次数,如上面提到的重复1000次

Mj:这里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k

这种通过增加试验轮次,取平均数的算法优化就是LogLog的做法

HyperLogLog是取的调和平均数

举例说明:

A有200块钱,B有400块钱

LOGLOG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200+400)/2=300

HyperLogLog的平均数计算方法为:2/(1/200+1/400)=216.666

 

redis的HyperLogLog

 

Redis 中 HyperLogLog 一共分了 2^14 个桶,也就是 16384 个桶。每个桶大小为6bit,可表示长度为2^6=64。所以HyperLogLog的大小为2^14*6/8/1024kb。

 

当一个元素进来,会通过hash函数,将元素转换为64为的比特值,比特值的最后14位作为桶的index,刚好对应2^14个桶,决定将元素存储到哪个桶的位置,前50位通过从右往左数,第一次出现1的位置的index值,如...001010000,第一次出现1的位置从右往左数就是5,将该值存储到每个桶 的6bit位置,即000101,6bit最多可以表示2^6=64,所以是可以表示完50位长度的数据的。如果在存放的时候发现该位置已经有值了,那就存放值更大的到6bit位置上。

从里面可以看出redis对内存的极致最求,不浪费一点一滴。同时如果数据小的时候,还会通过稀疏存储,具体可自行查阅资料稀疏数组的结构,自行阅读,这里不再赘述。

 

详细说明:

推荐一个在线模拟数据的网站:http://content.research.neustar.biz/blog/hll.html

注意这个网站的数据

前面提到的HyperLogLog 的桶是2^14个,这里实现的桶是2^6个,取元素的后6位计算桶的位置

HyperLogLog 的前50位存储第一次出现1的位置,这里取的是前15位,所以value最大是15

 

图中表示了,Value的存放过程,值15,441,201通过hash计算得到hash Value=3,156,493,611,用二进制表示为001001000100010100101011,其中最后六位“101011”表示桶的位置,十进制值为43,所以放到43号桶,前面15位001000100010100第一次(从右往左数)出现1的位置为3,所以43位存放的结果为3。

这篇关于Redis HyperLogLog数据结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