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文件系统是分布式领域的一个基础应用,其中最著名的毫无疑问是 HDFS/GFS 。如今该领域已经趋向于成熟,但了解它的设计要点和思想,对我们将来面临类似场景/问题时,具有借鉴意义。
并且,分布式文件系统并非只有 HDFS/GFS 这一种形态,在它之外,还有其他形态各异、各有千秋的产品形态,对它们的了解,也对扩展我们的视野有所俾益。分布式存储 GlusterFS 介绍与部署
本文试图分析和思考,在分布式文件系统领域,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有些什么样的方案、以及各自的选择依据。
在几十年以前,分布式文件系统就已经出现了,以 Sun 在 1984 年开发的“Network File System (NFS)”为代表,那时候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网络形态的磁盘,把磁盘从主机中独立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容量,而且还可以随时切换主机,还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备份、容灾等,因为数据是电脑中最重要的资产。NFS 的数据通信图如下:
部署在主机上的客户端,通过 TCP/IP 协议把文件命令转发到远程文件 Server 上执行,整个过程对主机用户透明。
到了互联网时代,流量和数据快速增长,分布式文件系统所要解决的主要场景变了,开始需要非常大的磁盘空间,这在磁盘体系上垂直扩容是无法达到的,必须要分布式,同时分布式架构下,主机都是可靠性不是非常好的普通服务器,因此容错、高可用、持久化、伸缩性等指标,就成为必须要考量的特性。
对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而言,有一些特性是必须要满足的,否则就无法有竞争力。主要如下:
除此之外,还有些特性是分布式加分项,具体如下:
从业务模型和逻辑架构上,分布式文件系统需要这几类组件:
而在部署架构上,有着“中心化”和“无中心化”两种路线分歧,即是否把“管理组件”作为分布式文件系统的中心管理节点。两种路线都有很优秀的产品,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区别。
以 GFS 为代表,中心节点负责文件定位、维护文件 meta 信息、故障检测、数据迁移等管理控制的职能,下图是 GFS 的架构图:
该图中 GFS master 即为 GFS 的中心节点,GF chunkserver 为 GFS 的存储节点。其操作路径如下:
在这种方案里,一般中心节点并不参与真正的数据读写,而是将文件 meta 信息返回给 Client 之后,即由 Client 与数据节点直接通信。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中心节点的负载,防止其成为瓶颈。这种有中心节点的方案,在各种存储类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中心节点易控制、功能强大。
以 ceph 为代表,每个节点都是自治的、自管理的,整个 ceph 集群只包含一类节点,如下图 (最下层红色的 RADOS 就是 ceph 定义的“同时包含 meta 数据和文件数据”的节点)。无中心化的最大优点是解决了中心节点自身的瓶颈,这也就是 ceph 号称可以无限向上扩容的原因。但由 Client 直接和 Server 通信,那么 Client 必须要知道,当对某个文件进行操作时,它该访问集群中的哪个节点。ceph 提供了一个很强大的原创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CRUSH 算法。
对于文件系统来说,持久化是根本,只要 Client 收到了 Server 保存成功的回应之后,数据就不应该丢失。这主要是通过多副本的方式来解决,但在分布式环境下,多副本有这几个问题要面对。
同步写入是保证副本数据一致的最直接的办法。当 Client 写入一个文件的时候,Server 会等待所有副本都被成功写入,再返回给 Client。
这种方式简单、有保障,唯一的缺陷就是性能会受到影响。假设有 3 个副本,如果每个副本需要 N 秒,则可能会阻塞 Client 3N 秒的时间,有几种方式,可以对其进行优化:
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 CAP 中所说的 W+R>N 的方式,比如 3 副本 (N=3) 的情况,W=2,R=2,即成功写入 2 个就认为成功,读的时候也要从 2 个副本中读。这种方式通过牺牲一定的读成本,来降低写成本,同时增加写入的可用性。这种方式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用地比较少。
这主要避免的是某机房或某城市发生自然环境故障的情况,所以有一个副本应该分配地比较远。它的副作用是会带来这个副本的写入性能可能会有一定的下降,因为它离 Client 最远。所以如果在物理条件上无法保证够用的网络带宽的话,则读写副本的策略上需要做一定考虑。
可以参考同步写入只写 2 副本、较远副本异步写入的方式,同时为了保证一致性,读取的时候又要注意一些,避免读取到异步写入副本的过时数据。
如果有中心节点,则数据节点定期和中心节点进行通信,汇报自己的数据块的相关信息,中心节点将其与自己维护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果某个数据块的 checksum 不对,则表明该数据块被损坏了;如果某个数据块的 version 不对,则表明该数据块过期了。
如果没有中心节点,以 ceph 为例,它在自己的节点集群中维护了一个比较小的 monitor 集群,数据节点向这个 monitor 集群汇报自己的情况,由其来判定是否被损坏或过期。
当发现被损坏或过期副本,将它从 meta 信息中移除,再重新创建一份新的副本就好了,移除的副本在随后的回收机制中会被收回。
这里的策略就比较多了,比如 round-robin、速度最快的节点、成功率最高的节点、CPU 资源最空闲的节点、甚至就固定选第一个作为主节点,也可以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这样对整体的操作完成时间会有一定节约。
当在集群中加入一台新的存储节点,则它主动向中心节点注册,提供自己的信息,当后续有创建文件或者给已有文件增加数据块的时候,中心节点就可以分配到这台新节点了,比较简单。但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
1)如何尽量使各存储节点的负载相对均衡?
首先要有评价存储节点负载的指标。有多种方式,可以从磁盘空间使用率考虑,也可以从磁盘使用率 +CPU 使用情况 + 网络流量情况等做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磁盘使用率是核心指标。
其次在分配新空间的时候,优先选择资源使用率小的存储节点;而对已存在的存储节点,如果负载已经过载、或者资源使用情况不均衡,则需要做数据迁移。
2)怎样保证新加入的节点,不会因短期负载压力过大而崩塌?
当系统发现当前新加入了一台存储节点,显然它的资源使用率是最低的,那么所有的写流量都路由到这台存储节点来,那就可能造成这台新节点短期负载过大。因此,在资源分配的时候,需要有预热时间,在一个时间段内,缓慢地将写压力路由过来,直到达成新的均衡。
3)如果需要数据迁移,那如何使其对业务层透明?
在有中心节点的情况下,这个工作比较好做,中心节点就包办了——判断哪台存储节点压力较大,判断把哪些文件迁移到何处,更新自己的 meta 信息,迁移过程中的写入怎么办,发生重命名怎么办。无需上层应用来处理。
如果没有中心节点,那代价比较大,在系统的整体设计上,也是要考虑到这种情况,比如 ceph,它要采取逻辑位置和物理位置两层结构,对 Client 暴露的是逻辑层 (pool 和 place group),这个在迁移过程中是不变的,而下层物理层数据块的移动,只是逻辑层所引用的物理块的地址发生了变化,在 Client 看来,逻辑块的位置并不会发生改变。
如果有中心节点,还要考虑它的伸缩性。由于中心节点作为控制中心,是主从模式,那么在伸缩性上就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是有上限的,不能超过单台物理机的规模。我们可以考虑各种手段,尽量地抬高这个上限。有几种方式可以考虑:
中心节点的高可用,不仅要保证自身应用的高可用,还得保证 meta data 的数据高可用。
meta data 的高可用主要是数据持久化,并且需要备份机制保证不丢。一般方法是增加一个从节点,主节点的数据实时同步到从节点上。也有采用共享磁盘,通过 raid1 的硬件资源来保障高可用。显然增加从节点的主备方式更易于部署。
meta data 的数据持久化策略有以下几种方式:
当前内存服务 + 日志文件持久化是主流方式。一是纯内存操作,效率很高,日志文件的写也是顺序写;二是不依赖外部组件,独立部署。
为了解决日志文件会随着时间增长越来越大的问题,以让系统能以尽快启动和恢复,需要辅助以内存快照的方式——定期将内存 dump 保存,只保留在 dump 时刻之后的日志文件。这样当恢复时,从最新一次的内存 dump 文件开始,找其对应的 checkpoint 之后的日志文件开始重播。
在前面“持久化”章节,在保证数据副本不丢失的情况下,也就保证了其的高可用性。
这些年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局域网内千兆甚至万兆的带宽已经比较普遍,以万兆计算,每秒传输大约 1250M 字节的数据,而 SATA 磁盘的读写速度这些年基本达到瓶颈,在 300-500M/s 附近,也就是纯读写的话,网络已经超过了磁盘的能力,不再是瓶颈了,像 NAS 网络磁盘这些年也开始普及起来。
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必要对读写进行优化,毕竟网络读写的速度还是远慢于内存的读写。常见的优化方法主要有:
缓存的使用在提高读写性能的同时,也会带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这类问题有几种方法:
由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肯定是一个多客户端使用、多租户的一个产品,而它又存储了可能是很重要的信息,所以安全性是它的重要部分。
主流文件系统的权限模型有以下这么几种:
有连续空间和链表空间两种。连续空间的优势是读写快,按顺序即可,劣势是造成磁盘碎片,更麻烦的是,随着连续的大块磁盘空间被分配满而必须寻找空洞时,连续分配需要提前知道待写入文件的大小,以便找到合适大小的空间,而待写入文件的大小,往往又是无法提前知道的 (比如可编辑的 word 文档,它的内容可以随时增大);
而链表空间的优势是磁盘碎片很少,劣势是读写很慢,尤其是随机读,要从链表首个文件块一个一个地往下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索引表——把文件和数据块的对应关系也保存一份,存在索引节点中 (一般称为 i 节点),操作系统会将 i 节点加载到内存,从而程序随机寻找数据块时,在内存中就可以完成了。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磁盘链表的劣势,如果索引节点的内容太大,导致内存无法加载,还有可能形成多级索引结构。
实时删除还是延时删除? 实时删除的优势是可以快速释放磁盘空间;延时删除只是在删除动作执行的时候,置个标识位,后续在某个时间点再来批量删除,它的优势是文件仍然可以阶段性地保留,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误删除,缺点是磁盘空间仍然被占着。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磁盘空间都是比较充裕的资源,因此几乎都采用逻辑删除,以对数据可以进行恢复,同时在一段时间之后 (可能是 2 天或 3 天,这参数一般都可配置),再对被删除的资源进行回收。
怎么回收被删除或无用的数据? 可以从文件的 meta 信息出发——如果 meta 信息的“文件 - 数据块”映射表中包含了某个数据块,则它就是有用的;如果不包含,则表明该数据块已经是无效的了。所以,删除文件,其实是删除 meta 中的“文件 - 数据块”映射信息 (如果要保留一段时间,则是把这映射信息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有很多这样的场景,比如电商——那么多的商品图片、个人头像,比如社交网站——那么多的照片,它们具有的特性,可以简单归纳下:
针对这种业务场景,主流的实现方式是仍然是以大数据块的形式存储,小文件以逻辑存储的方式存在,即文件 meta 信息记录其是在哪个大数据块上,以及在该数据块上的 offset 和 length 是多少,形成一个逻辑上的独立文件。这样既复用了大数据块系统的优势和技术积累,又减少了 meta 信息。
文件指纹就是根据文件内容,经过算法,计算出文件的唯一标识。如果两个文件的指纹相同,则文件内容相同。在使用网络云盘的时候,发现有时候上传文件非常地快,就是文件指纹发挥作用。云盘服务商通过判断该文件的指纹,发现之前已经有人上传过了,则不需要真的上传该文件,只要增加一个引用即可。在文件系统中,通过文件指纹可以用来去重、也可以用来判断文件内容是否损坏、或者对比文件副本内容是否一致,是一个基础组件。
文件指纹的算法也比较多,有熟悉的 md5、sha256、也有 google 专门针对文本领域的 simhash 和 minhash 等。
分布式文件系统内容庞杂,要考虑的问题远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其具体实现也更为复杂。本文只是尽量从分布式文件系统所要考虑的问题出发,给予一个简要的分析和设计,如果将来遇到类似的场景需要解决,可以想到“有这种解决方案”,然后再来深入研究。
同时,市面上也是存在多种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形态,下面就是有研究小组曾经对常见的几种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比较。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选择其实很多,并不是 GFS 论文中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中,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策略。
作者|张轲
来源丨https://www.jianshu.com/p/f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