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文章收录在公众号【Ccww技术博客】,原创技术文章早于博客推出
在上篇《面试:为了进阿里,死磕了ConcurrentHashMap源码和面试题(一)》
,研究了基础原理,以及ConcurrentHashMap数据put的流程等线程安全的,来回顾一下面试的问题点:
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原理
ConcurrentHashMap的put()方法
其他问题
那我们接下继续看看CurrentHashMap核心内容,扩容机制。
扩容变量
// 新 tab 的 length int nextn = nextTab.length; // 创建一个 fwd 节点,用于占位。当别的线程发现这个槽位中是 fwd 类型的节点,则跳过这个节点。 ForwardingNode<K,V> fwd = new ForwardingNode<K,V>(nextTab); // 首次推进为 true,如果等于 true,说明需要再次推进一个下标(i--) //反之,如果是 false,那么就不能推进下标,需要将当前的下标处理完毕才能继续推进 boolean advance = true; // 完成状态,如果是 true,就结束此方法。 boolean finishing = false; // to ensure sweep before committing nextTab
因为ConcurrentHashMap
支持多线程扩容,多个线程处理不同的节点,首先先计算出每个线程(CPU)处理的桶数:将 length / 8 然后除以 CPU核心数。如果得到的结果小于 16,那么就使用 16。(避免出现转移任务不均匀的现象)
int n = tab.length, stride; if ((stride = (NCPU > 1) ? (n >>> 3) / NCPU : n) < MIN_TRANSFER_STRIDE) stride = MIN_TRANSFER_STRIDE;
新的 table 尚未初始化,进行2倍扩容
if (nextTab == null) { // initiating try { // 扩容 2 倍 Node<K,V>[] nt = (Node<K,V>\[])new Node<?,?>[n << 1]; // 更新 nextTab = nt; } catch (Throwable ex) { // try to cope with OOME // 扩容失败, sizeCtl 使用 int 最大值。 sizeCtl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结束 } // 更新成员变量 nextTable = nextTab; // 更新转移下标,就是 老的 tab 的 length transferIndex = n; }
在死循环中,每个线程先取得自己需要转移的桶的区间:先获取CAS 修改 transferIndex,即 length - 区间值,留下剩余的区间值供后面的线程使用(i 表示下标,bound 表示当前线程可以处理的当前桶区间最小下标)。
--i
是否大于等于bound
,正常情况下,如果大于 bound 不成立,说明该线程上次领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么,需要在下面继续领取任务。transferIndex
小于等于0,说明没有区间了 ,i 改成 -1,推进状态变成 false,不再推进,表示,扩容结束了,当前线程可以退出了int nextIndex, nextBound; if (--i >= bound || finishing) //是为了防止在没有成功处理一个桶的情况下却进行了推进 advance = false; else if ((nextIndex = transferIndex) <= 0) { i = -1; advance = false; } else if ((nextIndex = transferIndex) <= 0) { // 如果小于等于0,说明没有区间了 ,i 改成 -1, //推进状态变成 false,不再推进,表示,扩容结束了,当前线程可以退出了 // 这个 -1 会在下面的 if 块里判断,从而进入完成状态判断 i = -1; advance = false; } 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 (this, TRANSFERINDEX, nextIndex, nextBound = (nextIndex > stride ? nextIndex - stride : 0))) { //当前线程可以处理的最小当前区间最小下标 bound = nextBound; //初次对i 赋值,这个就是当前线程可以处理的当前区间的最大下标 i = nextIndex - 1; advance = false; }
判断该节点是否需要进行扩容处理
是否已完成扩容
finishing
为true
,完成扩容如果没完成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 sizeCtl, sc - 1)
为true(f = tabAt(tab, i)) == null
,获取老 tab i 下标位置的变量,如果是 null,写入 fwd 占位,推进下个下标(fh = f.hash) == MOVED
说明别的线程已经处理过了,再次推进一个下标。以上情况都不符合就说明,这个位置有实际值了,且不是占位符,需要对这个节点synchronized
上锁,进行数据迁移
if (i < 0 || i >= n || i + n >= nextn) { int sc; if (finishing) { // 如果完成了扩容 nextTable = null;// 删除成员变量 table = nextTab;// 更新 table sizeCtl = (n << 1) - (n >>> 1); // 更新阈值 return;// 结束方法。 }// 如果没完成 // 尝试将 sc -1. 表示这个线程结束帮助扩容了,将 sc 的低 16 位减一。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 sizeCtl, sc - 1)) { // 如果 sc - 2 等于标识符左移 16 位,说明没有线程在帮助他们扩容了 if ((sc - 2) != resizeStamp(n) << RESIZE_STAMP_SHIFT)。 return;// 不相等,说明没结束,当前线程结束方法。 finishing = advance = true;// 如果相等,扩容结束了,更新 finising 变量 i = n; // 再次循环检查一下整张表 } } // 获取老 tab i 下标位置的变量,如果是 null就写入fwd占位,再次推进一个下标 else if ((f = tabAt(tab, i)) == null) advance = casTabAt(tab, i, null, fwd); // 如果不是 null 且 hash 值是 MOVED,说明别的线程已经处理过了,再次推进一个下标。 else if ((fh = f.hash) == MOVED) advance = true; else {// 到这里,说明这个位置有实际值了,且不是占位符。对这个节点上锁。 //为什么上锁,防止 putVal 的时候向链表插入数据 synchronized (f) { .... }
synchronized
加锁,再进行处理,判断 i 下标处的桶节点是否和 f 相同:如果 f 的 hash 值大于 0 ,是链表结构,根据当前节点和首节点的 hash &n
值取于结果不同,进行处理:
if (fh >= 0) { //获取当前 int runBit = fh & n; // 尾节点,且和头节点的 hash 值取于不相等 Node<K,V> lastRun = f; // 遍历这个桶 for (Node<K,V> p = f.next; p != null; p = p.next) { // 取于桶中每个节点的 hash 值 int b = p.hash & n; // 如果节点的 hash 值和首节点的 hash 值取于结果不同 if (b != runBit) { // 更新 runBit,用于下面判断 lastRun 该赋值给 ln 还是 hn。 runBit = b; lastRun = p; } } // 如果最后更新的 runBit 是 0 ,设置低位节点 if (runBit == 0) { ln = lastRun; hn = null; } else {// 如果最后更新的 runBit 是 1, 设置高位节点 hn = lastRun; ln = null; } for (Node<K,V> p = f; p != lastRun; p = p.next) { int ph = p.hash; K pk = p.key; V pv = p.val; // 如果与运算结果是 0,那么就还在低位 if ((ph & n) == 0) // 如果是0 ,那么创建低位节点 ln = new Node<K,V>(ph, pk, pv, ln); else // 1 则创建高位 hn = new Node<K,V>(ph, pk, pv, hn); } // 其实这里类似 hashMap // 设置低位链表放在新链表的 i setTabAt(nextTab, i, ln); // 设置高位链表,在原有长度上加 n setTabAt(nextTab, i + n, hn); // 将旧的链表设置成占位符 setTabAt(tab, i, fwd); // 继续向后推进 advance = true; }
else if (f instanceof TreeBin) { TreeBin<K,V> t = (TreeBin<K,V>)f; TreeNode<K,V> lo = null, loTail = null; TreeNode<K,V> hi = null, hiTail = null; int lc = 0, hc = 0; // 遍历 for (Node<K,V> e = t.first; e != null; e = e.next) { int h = e.hash; TreeNode<K,V> p = new TreeNode<K,V> (h, e.key, e.val, null, null); // 和链表相同的判断,与运算 == 0 的放在低位 if ((h & n) == 0) { if ((p.prev = loTail) == null) lo = p; else loTail.next = p; loTail = p; ++lc; } // 不是 0 的放在高位 else { if ((p.prev = hiTail) == null) hi = p; else hiTail.next = p; hiTail = p; ++hc; } } // 如果树的节点数小于等于 6,那么转成链表,反之,创建一个新的树 ln = (lc <= UNTREEIFY_THRESHOLD) ? untreeify(lo) : (hc != 0) ? new TreeBin<K,V>(lo) : t; hn = (hc <= UNTREEIFY_THRESHOLD) ? untreeify(hi) : (lc != 0) ? new TreeBin<K,V>(hi) : t; // 低位树 setTabAt(nextTab, i, ln); // 高位数 setTabAt(nextTab, i + n, hn); // 旧的设置成占位符 setTabAt(tab, i, fwd); // 继续向后推进 advance = true; }
当ConcurrentHashMap
中元素的数量达到cap * loadFactor
时,就需要进行扩容。扩容主要通过transfer()
方法进行,当有线程进行put
操作时,如果正在进行扩容,可以通过helpTransfer()
方法加入扩容。也就是说,ConcurrentHashMap支持多线程扩容,多个线程处理不同的节点,实现方式是,将Map表拆分,让每个线程处理自己的区间。如下图:
### ConcurrentHashMap的get方法是否要加锁,为什么?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e, p; int n, eh; K ek; int h = spread(key.hashCode()); //满足条件直接返回对应的值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e = tabAt(tab, (n - 1) & h)) != null) { if ((eh = e.hash) == h) { if ((ek = e.key) == key || (ek != null && key.equals(ek))) return e.val; } //e.hash<0,正在扩容 else if (eh < 0) return (p = e.find(h, key)) != null ? p.val : null; //遍历当前节点 while ((e = e.next) != null) { if (e.hash == h && ((ek = e.key) == key || (ek != null && key.equals(ek)))) return e.val; } } return null; }
ConcurrentHashMap的get方法就是从Hash表中读取数据,并不会与扩容不冲突,因此该方法也不需要同步锁,这样可提高ConcurrentHashMap 的并发性能。
------
### 总结
#### 为什么使用ConcurrentHashMap
#### ConcurrentHashMap迭代器是强一致性还是弱一致性?HashMap呢?
在迭代时,ConcurrentHashMap使用了不同于传统集合的快速失败迭代器,弱一致迭代器。
在这种迭代方式中,当iterator被创建后集合再发生改变就不再是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取而代之的是在改变时new新的数据从而不影响原有的数据,iterator完成后再将头指针替换为新的数据,
这样iterator线程可以使用原来老的数据,而写线程也可以并发的完成改变,更重要的,这保证了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的连续性和扩展性,是性能提升的关键。
#### JDK1.7与JDK1.8中ConcurrentHashMap的区别
其实可以看出JDK1.8版本的ConcurrentHashMap的数据结构已经接近HashMap,
各位看官还可以吗?喜欢的话,动动手指点个💗,点个关注呗!!谢谢支持!
欢迎关注公众号【Ccww技术博客】,原创技术文章第一时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