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2018年初,“区块链”掀起了创投圈的第一波热潮,互联网公司如迅雷、人人网等都纷纷试水。一时之间,与之相关的概念股也在短期内暴涨,随后因有炒作概念嫌疑而被监管部门“提示风险”,市场才慢慢冷静下来。如今,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有一定市场前景,但技术尚未成熟,应用落地还需要时间。
争议风口 区块链不等同于ICO
区块链究竟是什么?有人将它等同于“数字货币”,也有人将它与“ICO”混淆,引来不少争议。但其实,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一,ICO也只是区块链公司通过提供代币或虚拟货币销售来筹集资金的项目,不能等同而论。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的分布式记账方式。在无需互信的环境下,通过密码学与网络技术,让人人可以共同记录维护一个可靠的数据库。”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权表示,区块链本身只是一项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据了解,区块链由于存在分布式、不可篡改等特点,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还能提高信用,有利于推动整个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区块链初创公司“保全网”为例,它就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存证平台,通过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溯源、可验证”,运营者会根据金融、食品等各领域的特性来定制方案,解决行业难题。如结合区块链电子数据保全及物联网软硬件,将商品生产到被消费全部过程进行记录保全,构建成消费者、商品、商家、服务商、农户和物流的完整溯源链,解决商品防伪溯源痛点。
又如“格格积分”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积分系统,各合作机构可共同参与交易验证、账本存储、实时结算等,打造了一个资产型区块链积分平台,用以解决传统积分零散、使用限制多、难以流通等痛点。商家可在该平台自由发行积分,通过发送积分给用户,达到快速扩散品牌、增加粉丝的效果。此外,商家还可根据淡、旺季设置积分抵换现金的比例,促进营业额提升。
“区块链技术不应被妖魔化。”刘权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所以很容易将区块链技术等同于ICO,但这实际上是误解。“区块链技术还可实现智能合约交易、高效管理数字资产、推动组织变革等,它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刘权说。
场景开发 “区块链+垂直行业”可期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有金融、娱乐、医疗、法律、公益等超过10个垂直行业已初步应用了区块链技术。其中,金融领域算是应用比较成熟及广泛的场景,集中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票据及资产证券化。
在“跨境支付”方面,原本是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中心来完成支付流程中的记账、结算和清算,却面临着周期长、费用高等痛点。但以PayPal的普通跨境支付为例,其借助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则可用虚拟货币作为中介来实现,银行与银行可通过数字身份完成在区块链上的对接,几秒钟就能实现价值转移,可缩短支付周期及降低支付成本。据了解,目前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在跨境支付上有所布署。
区块链应用中的2C类业务则主要出现于娱乐社交领域,涉及音乐、游戏、直播、虚拟偶像等。据了解,游戏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则主要体现在资产流通及平台上。如“布萌”就将游戏里面的代币等虚拟资产当做数字资产基于区块链来进行流通,能让流通更便捷、成本更低。
“对游戏公司而言,可以更好地圈住用户;对用户来说,可以确保自己的虚拟资产不被贬值,从而刺激游戏里的交易。”区块链创业者唐先生向记者分析,假设一个游戏公司有10款游戏,这些游戏的游戏币可通过区块链技术来进行打通,如游戏A的金币到了游戏B仍然有用,若用户不想玩A游戏了,也会因为游戏A里面的金币更偏向于选择该公司的其他游戏。
“区块链应用场景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分析师孔蓉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会影响各行各业,其中金融为最先落地应用场景,其次为供应链,而文娱方向为目前最主要落地场景。
市场前景 技术不成熟落地需时间
尽管可应用于多场景,但区块链应用的技术并不成熟,距离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前景及价值也具有不确定性。对此,分析师陈萌认为,现有的区块链技术存在三角悖论,在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安全三方面难以同时兼顾。尤其是在区块链处理等待时间、每秒处理能力上面还有较大提高空间。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也认为,区块链下一阶段会面临着技术标准、社会习惯及监管环境等挑战。“国内外在区块链领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存在三大开源组织,但是每个组织都有其自己的标准和代码。因此需要合适的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他认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与传统意义的交易中心化和中介模式存在巨大冲突。在当代银行体系中,银行在陌生人交易中扮演者可信任的第三方。而在区块链的交易中,例如比特币的交易,交易双方不再需要依靠银行和央行对交易进行帮助,这种新型交易方式会对传统金融体系及社会习惯带来冲击。
同时,新技术也必然会带来新风险。刘权认为应当进行适度有效的监管,避免区块链沦为诈骗、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应当不断完善区块链技术,真正解决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些痛点,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使区块链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真正造福于民。”
“区块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这项技术还是一项新兴技术,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爆发,甚至被一些人利用,所造成的后果不能想象。”付立春认为,关于监管合规性的相关问题需要得到政府和大型金融机构的认可,这样才有助于整个市场对区块链技术的推进。
创客谈:“区块链+融资”99.99%都是泡沫
针对国内奔着“区块链+融资”去的创业,个人觉得99.99%都是泡沫。区块链和ICO是两回事,投资圈大佬们力挺的是区块链技术在各种场景下的应用,并非是让创业者盲目发行ICO进行诈骗。在目前中国禁止ICO的背景下,国内大多以区块链应用宣传的创业公司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这些项目最终是通过“发行数字货币”、“境外ICO众筹”、“海外交易所交易”等环节将原本价值为“0”的代币经过概念包装进行上亿元融资。大部分发币的项目是寄望“做庄割韭菜”,有一些甚至没有实现“去中心化”而直接操纵交易。
这些项目通过对区块链概念中具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的包装,利用公众的盲目从众心理进行牟利的幌子项目,其实并没做到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这部分庄家可随意操作价格,而“众筹”、“打新”等消息属于完全的地下消息,无任何监管保证,投资风险极高。所以,我的观点始终和金沙江的朱啸虎老师一样,认为99.99%通过区块链或ICO融资的项目团队都是骗子,而通过区块链项目概念然后放量到各个交易所进行交易炒币的则是骗子中的骗子。
对于区块链的未来,以ICO为最终目的的区块链创业团队,是必死的。从2017年下半年对各种互联网模式的监管趋势来看,2018年国家对互联网等领域的监管将会越发严格。去年9月,人民银行就已经严厉叫停了ICO融资,政府也全面关闭国内所有电子货币交易所。在政府不支持的情况下,国内区块链项目如若需要获得进一步发展,考虑的内容必然不能是以数字货币的情况进行。目前,个人看好的区块链应用会更加倾向于积分系统类以及有具体应用场景的项目,我也在考虑针对区块链应用于人力资源行业上,主要用于解决招聘、录用链条的信用问题,将招聘方和求职方的信用信息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来做记录,同时借助积分的方式来促进双方的信用传递与评价。